在我國的鄰國里,印度算是最大的那個“刺兒頭”。五十多年前,犯賤的它被中國摁著揍了一頓,老實了幾十年。
但是,因那個虛無縹緲的“南亞霸主”夢,它搞中國之心依然不死,既不記吃,也不記打,一副喝恒河水喝到失智的模樣,動不動就吱哇亂叫惡心中國,在中印邊境制造各種各樣的問題。
2019年的加勒萬河谷沖突大家都還沒忘吧?對印度這個喜歡和中國作對的犟種,永遠不要掉以輕心。
但是!就在最近,熱衷于挑釁中國主權的印度突然“轉性”了。
平時對“永久邊界劃定”這個問題三緘其口的他變得很積極,主動提出要和中國談一下,還撤掉了西線的軍隊,不再挑起邊境沖突,安靜如雞。
事出反常必有妖,印度此舉到底出于何種目的?對中國來說是好是壞呢?
兩邊都靠不著的印度
中印邊境問題由來已久,畢竟離得近嘛,歷史上東扯一塊西扯一塊,這事兒就說不清了。
因涉及到的細節太多,今天咱們不翻舊賬,先說一下印度為什么對挑起中國邊境問題這事兒這么熱衷。
首先就是獲得更多的籌碼。大家都知道,印度一直不甘心于現在的國際地位,一心想當“南亞霸主”,亞洲版的“以色列”。
但很顯然,光靠它自己是無法爬上這個位置的,所以它選擇“抱大腿”,通過給中國找麻煩討美西方國家的歡心,從金主爸爸手里摳點肉吃。
中國還未完全成長起來之前,印度這招很好使。
那段時間,中國的基建還沒有覆蓋到邊境的犄角旮旯里,再加上專注經濟發展,難免有些鞭長莫及,就給了印度搞事情的空間。
美國看到印度的表現,也樂得給印度一些“邊角料”武器,還有一些類似空頭支票的投資承諾。就這,印度也歡喜得找不著北了,越發覺得此計可行,自己遲早有一天會當上“南亞霸主”。
可是,印度還沒得意多久,中國的邊境基建就拉滿了進度條。邊境哨所越建越多,就連專供給哨所的公路都修完了,什么物資補給,什么武器彈藥,妥妥地,不用愁。
反觀印度,平坦的公路是沒有的,只有坑坑洼洼,下雨濺一身泥點子的破路。棉衣和御寒裝備也是沒有的,一旦大雪封山,印度的邊境士兵就斷了補給,吃不飽穿不暖,拿什么和中國斗?
尤其是2019年的那場沖突,雖然我們失去了幾名可愛的戰士,但對印度的威懾性卻高達200%。因為,這場沖突之后,遠程火箭炮和幾架殲20隱身戰斗機就被運到了邊境,整個印度北部的軍事基地都在攻擊范圍內。
至此,中國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再敢在邊境挑事?說打你就打你,還是零幀起手哦!
印度自覺在軍事上比不過中國,便向美國求助,希望能撿幾個先進的裝備。結果,它把美國當爺爺,美國把它當韭菜。
武器是沒有的,空頭支票倒是一大把。印度左等右等,F-35戰機沒等到,等來了500%的關稅,簡直是人間慘劇。
沒有美國的援助,印度就是個光桿司令。而更讓他心梗的是,軍事實力比不過中國,經濟也被中國吊打。
印度的制造業風雨飄搖,處在狗帶的邊緣,生產能力大寫的不行,所以對中國的依賴非常高。
尤其是機械電子,手機零部件這種有點技術含量的東西,印度根本搞不贏。2024-2025財年,印度對華貿易逆差高達992億美元。
印度當局覺得這樣不行,就打算“去中國化”,結果失敗了。它也不想想,美國都做不到和中國全面脫鉤,更何況它呢?它靠什么和中國脫鉤?靠拉胯的制造業嗎?還是靠半死不活的經濟?
總之,印度對中國的態度很微妙。它不想讓中國過得好,但它軍事上打不贏中國,經濟上比不過中國,血條也沒有中國厚。簡單來說,它就是看不慣中國,但又干不掉中國。
形勢比人弱,印度只好暫時放棄美國畫的大餅,轉而找上中國尋求合作。
它選擇了兩國最關注的永久邊界劃定問題,還主動撤出西線軍隊,以表示自己已經“改邪歸正”了。
那么,印度此舉,是真心想和中國和好,還是緩兵之計呢?
真心求和還是緩兵之計?
6月27日,印度防長辛格在訪問中國期間,主動提出劃定中印界限這個敏感話題,還說要達成“一攬子永久解決方案”,徹底解決這個由來已久,卻又懸而不決的問題。
這是莫迪政府掌權以來,第一次向中方提出永久解決“劃界”問題。那么問題來了:印度為什么這么急?
如果把時間往前推半個月,就會發現昆明在6月19日,發生了一場中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三方副外長/外秘級會晤。沒有印度。
眾所周知,中國和南亞國家合作,一直都是通過南盟這條線。
但是,因為印度的小心眼兒和霸道,南盟的其他成員國,尤其是巴基斯坦,經常遭到印度的排擠。印度又是斷巴基斯坦的水,又是斷尼泊爾的電,把南盟攪得烏煙瘴氣。
有這么個大毒瘤在,中國無法愉快地在南亞賺錢。所以,中國就繞開印度重新建了一個群聊。不能因為印度作死,我們就不賺錢了是吧?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意味著由中國主導,沒有印度參與的南亞新游戲即將開始。這讓印度心慌慌,意識到中國是真的不想帶它玩了。
來自經濟方面的壓力只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印度轟炸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卻用從中國進口的小十把它的飛機打下來了,讓它再次意識到中國恐怖的軍事實力。
經濟要靠中國帶飛,軍事也比不過中國,此時不跪,更待何時?所以印度外長急到上火也能理解。
那么,印度是真心想解決邊境問題嗎?不見得。
國際舞臺上,印度一直是左右搖擺的“墻頭草”。實力不夠加腦子不好,讓它看不清形勢,只能“既要又要”,一邊想討好美國,讓美國為它的“南亞霸主夢”充能,一邊又想緩和與中國的關系,讓中國當它經濟發展的血包。
因立場不堅定,出爾反爾是印度的常規操作了,所以大家不要太真情實感。印度這次主動提出解決中印邊境問題,大概率還是它的緩兵之計。
如果中國答應談判,那不管最后談沒談成,至少為印度爭來了寶貴的窗口期。對內,它可以慢慢發展制造業,修復一下國民經濟,喘一口氣。
對外,它可以迅速調整軍事部署,集中資源和精力打完巴基斯坦的“副本”,這樣就能空出手來,繼續在中印邊境挑事。
到最后,印度上下嘴皮子一碰,就為自己爭取到了戰略空間,簡直是無本萬利,算盤珠子都崩人臉上了。
可以預見的是,這次談判如果真談了,估計還是談不出什么來。看看印度全力加速邊境基建,彌補后勤劣勢就知道,它從未放棄過自己對爭議領土的主張。
不過呢,虛情假意也好,真心實意也罷,中國都沒必要著急,更沒必要恐慌,該急該慌的永遠不是我們。
就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正義在我,實力在我,優勢在我,印度搞緩兵之計,我們也能見招拆招。這頭大象無論打的什么壞主意,注定竹籃打水一場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