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大日頭要霸屏!六月莊稼正喝足水長個子呢。
水稻孕穗期喝不夠水,穗子空殼多;玉米稈曬得打卷,拔節就變慢。大豆結莢正需墑,天干地裂,豆粒長不飽滿,秋收準減產。
老輩人傳下“不怕十一陰,就怕十一晴”,原是怕伏旱跟著來。早年村里遇過晴天干到底,河溝見底,井水位降,莊稼蔫了半茬。
現在有滴灌設備,可也架不住日頭毒,水剛澆地就被蒸干。不同地兒得使不同法!平原大田趕緊清溝渠,防后期暴雨積澇。
山區坡地易跑水,割點野草鋪根旁,保墑又遮陰,老辦法挺管用。湖區周邊潮氣重,別光顧著抗旱,還要防高濕誘發病蟲害。家里有草木灰的,撒在作物根邊,既能保水又能當鉀肥,一舉兩得。
新買的遮陽網別囤著,玉米地大豆田該蓋就蓋,正午擋擋毒日頭。滴灌噴灌設備提前檢修,水管有沒有漏,噴頭會不會堵,逐個查。年輕些的農戶會看氣象云圖,發現副高穩著不走,就得早做抗旱準備。
我個人覺得,老輩人看天吃飯的經驗,仍是咱種地的重要幫手。但也不能全靠老法子,現代天氣預報和農技指導,該信就得信。前兩年鄰村老王仗著設備好,沒把旱情當回事,結果減產一成多。
如今村里地頭都貼了農技員電話,有疑問別硬扛,打電話問最穩妥。曬得燙人的天,莊稼地里的汗珠子可不能白流,防護得做在前面。
到底啥時候能盼來雨?
咱多留意氣象大喇叭,有消息第一時間嘮。眼下最緊要的,是趁這兩天還沒熱透,把抗旱物件備齊乎嘍。玉米葉子卷成筒、大豆葉片發蔫,就是莊稼在喊“渴”,別等了!
稻田水層保持3到5厘米,既能降溫又能供水,老把式都這么干。要是發現作物葉面有黃斑,可能是高溫灼傷,得噴點葉面肥護著。雞鴨鵝圈舍也要遮陽,天太熱牲畜易生病,水碗里別忘了加淡鹽水。
這場伏旱考驗的,既是咱的眼力見,也是咱的行動力。
早動手的莊稼長得壯,臨了才慌神,收成準得打折扣。種地沒有巧,全靠看天道,老話說的“順天應時”,到啥時候都不假。趕緊趁著天亮,去地里轉轉,瞧瞧哪塊田最缺水,心里先有個數。
村委組織的抗旱互助隊明兒就上門,缺勞力缺設備的,抓緊登記。
我始終覺得,咱莊稼人跟老天爺打交道,得既敬畏又主動。
敬畏是順著天時種地,主動是提前把防范措施做到位。未來日子還長,天氣多變,咱得把心放細,把活做扎實。記住嘍,現在多流點汗做好防護,秋收糧倉才能多進糧。
種地跟著天時走,老智慧摻著新法子,豐收才更有奔頭!
趕緊行動起來,別讓伏旱壞了咱的收成盼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