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暑有點特別,晚幾天到還在夜里交節。
老話說“小暑臨,三日雨敲門”,今年這天氣得格外上心。“小暑一聲雷,翻轉重做梅”,打雷預示雨水要頻繁。副熱帶高壓不穩,冷熱交鋒,雨多怕澇苗遭罪。
“小暑無雨多饑餓”,沒雨又怕伏旱抬頭曬壞莊稼。夜里交節更麻煩,白天高溫蒸發快,下雨沒準頭。
“小暑若刮西南風,農家忙碌一場空”,西南風帶濕氣,蟲災可能跟著來。
對咱種地的來說,眼下有三重壓力得扛住。
頭一樁,紅薯移栽到了緊要時候。“小暑不栽薯”是老規矩,今年晚小暑讓時間更緊巴。黃淮海平原春薯區,7月4日前得完成栽插別拖延。
河北邢臺老王去年誤了農時,薯塊小損失上千斤得記牢。栽后立馬澆足定根水,高溫中午搭遮陽網護苗。江浙一帶種秋薯,7月上旬選陰天栽苗更妥當。
地塊提前十天深翻,混施農家肥、草木灰、過磷酸鈣起高壟。第二樁,旱澇雙防得升級,“夜小暑”雨水來得急。北方防旱要搶時間,黃河中下游7月8日前澆玉米“封壟水”。
河南許昌的“小白龍”軟管澆灌,一畝能省40方水可推廣。
長江流域排澇別松懈,往年積水田塊清淤加深溝渠。
湖南常德水稻區已疏通溝渠32萬米,咱也得提前準備。
暴雨預警時,3小時內疏通田間排水口別耽誤。第三樁,蟲情早發要嚴防,高溫高濕蟲子狂。
長江稻區二化螟成蟲7月上旬達峰值,放赤眼蜂卡控蟲。稻飛虱初見時,吡蚜酮兌水噴施別等蟲多了。
黃淮棉區棉鈴蟲7月中旬孵化,避開正午噴藥保棉苗。不同地方有不同招,東北一季稻區防澇備排水泵。重慶奉節果農給臍橙蓋秸稈,土壤降溫6℃護果樹。
廣東茂名雙季稻區,早稻開割前7天排干水防倒伏。咱老輩人有看云識天氣、用草木灰防潮的土辦法,很管用。不過現在也得結合科學,土洋結合護好田。
我個人覺得,種地跟著節氣走,還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天氣多變,咱得提前把準備做足,別等受災了才后悔。
您家那的老輩人,還留著哪些小暑護田的土法子?歡迎留言分享,說說您咋應對今年這特殊的“夜小暑”。
眼下該行動了,清溝渠、備農藥、查苗情,一樣別落下。
拿不準的,找村里農技員問問,別耽誤了農時。
記住,種地如弈棋,看準節氣密碼,才能耕云種月不誤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