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一時的兩篇作文——薛漫的看圖作文《荒原情》和謝潤盛的游記《古邳抒懷》已經發表在《文化佳園》等網刊,這里再說第三篇——高一學生張玲的雜感《臉盆的噩運》。
1982年,上海《文匯報》社主辦華東六省一市中學生作文大賽,這是最具權威性的作文大賽。我積極發動學生寫作參賽。這次作文大賽,由主辦單位《文匯報》社收集稿件。到了參賽截止日期,把稿件按作者所在省市分揀整理,寄回各省市教育廳,要求按投稿比例由“初評委”評出獲獎作文。然后再由《文匯報》社聘請專家組成“總評委”,評出一二三等獎。
我把高一(1)班學生張玲的兩篇優秀作文《一個家庭的痛苦和歡樂》和《臉盆的噩運》同時推薦給華東六省一市中學生作文大賽征稿組。
由江蘇省教育廳選派優秀老師組成的“初評委”初評時,我學生張玲的《一個家庭的痛苦和歡樂》和《臉盆的噩運》兩篇作文同時入圍評獎。參賽作文能不能獲獎,是由各省市“初評委”決定的。最后獲什么等級獎是由華東六省一市“總評委”決定的。也就是說,我學生張玲的《一個家庭的痛苦和歡樂》和《臉盆的噩運》兩篇作文同時獲獎,至少是三等獎,已經是鐵板釘釘——確定無疑的了。于是,江蘇省“初評委”負責人、江蘇省教育廳教研室竇履坤老師以書信形式把這一好消息告知了我,但在華東六省一市“總評委”總評時,《臉盆的噩運》卻被淘汰。負責評獎的“總評委”領導說了兩條理由。第一條,這篇作文是抨擊老師的,與上篇《一個家庭的痛苦和歡樂》歌頌老師相比,意義欠佳;第二條,一個學生同時獲獎兩篇還沒有先例,不如讓出一篇給其他學生擴大獲獎面更好一些。最終,“總評委”把這一個獲獎機會給了江蘇省其他學校的一個學生。因為獲獎名額依然留在江蘇,所以江蘇的評委領導沒有再堅持初評意見。不過,對于我們運河中學來說,一個獲獎名額因未必說得通的理由而被取消,當然是十分可惜的。如果這一篇作文也能獲獎,那我們獲獎的總數就超過華東師大二附中,在華東六省一市拔得頭籌了!
出于內心的不平,我在豐、沛、睢寧、銅山四縣巡回講學介紹作文教學經驗時,以及在徐州市中語會上做主旨發言時,都把這篇省里評定獲獎卻“得而復失”的《臉盆的噩運》念給大家聽了,引起了轟動,博得了滿場鼓掌。
徐州市教育局領導獲得了我學生張玲的《臉盆的噩運》以后,在徐州地區教干會議等場合,都進行了朗讀,反響十分強烈。
現把《臉盆的噩運》抄錄于下,愿與讀者共享。
臉盆的噩運
高一(1)班張玲
上星期,我媽媽給我買了一個白色的臉盆。說實在的,我對它十分的愛惜,因為我深深地知道,我們鄉下人掙一分錢都不容易。寢室里是水泥地板,我每次洗完臉以后,都輕輕地放在僻靜的地方,但是,盡管我很細心,結果還是沒有保全它。
那是星期四,吃過中午飯,只聽負責管理女生寢室的某老師,在怪聲怪氣地吆喝女同學去她門口開會,于是,同學們趕快放下手中的活兒奔到那里。
同學們到了,某老師怎么走了?哦,原來我們班有一個女同學正在洗頭,看樣子,正想把浸在水中的頭抬起來,但還沒來得及,那個女老師早走到她跟前了。只見某老師抓起臉盆,像投擲鐵餅一樣把臉盆扔出去幾丈遠,動作可謂敏捷,要是在運動會上,準會得名次,真不愧是年輕力壯!
我被眼前一剎那發生的事情驚呆了!走上前去,定睛一看,那不是我的新臉盆嗎?潔白的瓷大塊大塊地脫落,露出了黑色的鐵皮。我心疼地感嘆道,原來,這臉盆只有外皮一層潔白的掛瓷,里面竟然是黑色的鐵皮!為什么里面不和外層一樣潔白呢?
再看那位女老師呢,卻是氣歪了嘴,平時走路那姍姍的步履也變了,只有那漂亮的燙發頭依舊是油光可鑒。是的,怎能不令她生氣呢,一身很考究的純滌綸褲褂和那雙錚亮的皮鞋都沾上了水滴……
不知怎的,自那以后,我一看到那個被摔壞了的臉盆,就好像又聽到了某老師正滔滔不絕地,并且是很動情地,給她的學生講“心靈美”呀,“行為美”。
注:本文獲華東六省一市中學生作文大賽鼓勵獎,收編于劉企華《生活浪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