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屆尼山論壇將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舉辦
7月4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下稱“尼山論壇”)將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尼山舉辦。
本屆論壇以“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文明間關系與全球現代化”為主題,下設“文明的起源與未來發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義和時代價值”“在全球現代化進程中成人之美”“文明視野下的家庭意義與社會發展”“人工智能發展與人類文明走向”“齊魯文化與世界文明”等6個分議題。
據悉,本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著力突出嘉賓邀請的全球性,學術對話的互動性,活動設計的交融性。截至目前,應邀出席的國際嘉賓共約300人,來自埃及、秘魯、柬埔寨、吉爾吉斯斯坦、馬爾代夫、美國等70多個國家,其中,副部級以上外國政要、前政要12人,駐華使領館代表35人,外國官員、國際組織代表13人,國外專家學者220余人。
提示:經過10多年的發展壯大,尼山論壇從最初的儒家文化精粹探討,到今日成為全球文明對話的醒目坐標,論壇規模不斷擴大、形式日益創新、影響力持續提升。如今,尼山論壇已經成為全球文明對話和交流互鑒的平臺,成為世界了解中華文明、了解當代中國的窗口。
2,山東出臺“文化+科技”系列政策 全鏈條賦能文化強省建設
7月4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近日印發的《山東省支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協同創新的政策措施》(下稱《政策措施》)《山東省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25-2027年)》(下稱《行動計劃》)和《關于支持鼓勵優秀文藝作品創作生產的十項措施》系列政策文件。
據介紹,山東發揮齊魯文化資源豐厚優勢,推動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協同創新,根據《政策措施》,山東聚焦5個方面,圍繞項目建設、市場主體、人才培育、金融服務、優化生態,提出23條政策措施;根據《行動計劃》,涉及5方面重點任務,加快前沿交叉、關鍵共性和系統集成技術創新,建設全國文化和科技融合新高地。
目前,山東省文化和科技融合已具備良好基礎。根據2024年數據顯示,全省規模以上科技型文化企業達1135家,占全部規上文化企業的29.1%;實現營業收入4586.5億元,占比高達59.9%。
提示: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標志著山東將文化科技融合提升至戰略高度,通過技術攻關、產業升級、創作激勵和生態優化,推動文化產業從 “資源依賴” 向 “創新驅動” 轉型。
3,聚焦新型消費場景 山東出臺44項舉措構建品質消費新生態
日前,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的通知。
《若干措施》提出44項舉措,實施消費供給提質行動、消費秩序優化行動、消費維權提效行動、消費環境共治行動、消費環境引領行動等五大行動,在全省全面開展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打造“放心消費在山東”升級版,構建品質消費新生態。
《若干措施》明確提出,到2027年年底,山東將打造“山東制造·齊魯精品”400個左右,培育“好品山東”品牌300個,培育放心消費單元和集聚區3萬家,培育全國質量標桿80項、全省質量標桿600項,建成省級高品質步行街、特色商業街(區)60條以上,全省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內生動力。
提示:山東新型消費場景呈現多元融合、創新發展的強勁態勢。《若干措施》的出臺,有利于推動山東消費市場供需平衡升級,促進產業融合創新發展,使山東在消費領域更具競爭力,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4,山東將于2025年底全面實現定制型商保異地免申直賠
7月1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介紹山東提升醫保服務質效,筑牢群眾健康保障有關情況。
記者從本次發布會了解到,為滿足群眾多元化健康保障需求,山東省16市均推出了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又稱“惠民保”),并全部上線“基本醫保+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一體化結算平臺,打破醫保部門、定點醫療機構和商業保險公司之間的數據壁壘,群眾在完成醫療費用結算時,一體化結算平臺能夠自動識別并計算基本醫保和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的報銷金額,“基本醫保報銷+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賠付+個人自付”一次結清,顯著提升理賠效率,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截至今年6月底,山東省有3466.69萬筆醫療費用通過“一站式結算”報銷,累計報銷20.62億元,受益人群達626.50萬。其中,僅2024年度,全省通過“一站式結算”報銷1098.47萬筆、5.79億元,惠及215.50萬人。
目前,濟南、淄博、煙臺、濰坊和威海5個試點市已打通山東省內異地結算理賠,正加快擴大城市范圍和跨省異地理賠結算,2025年底前將全面實現商保省內異地和跨省異地免申直賠。
提示:近年來,山東聚焦醫藥領域痛點難點,在醫保支付結算端雙向發力,一端聯動多元保障方便群眾就醫,一端直通醫藥企業降低交易成本。
5,《濟南市名泉保護總體規劃(2025—2035年)》發布 泉群數量由10個變為12個
為統籌市域泉水生態空間,系統構建泉水保護體系,維護完整的泉水生態系統,弘揚泉水文化,保護泉水風貌,近日,濟南市政府印發了《濟南市名泉保護總體規劃(2025—2035年)》。
與2019年編制的《濟南市名泉保護總體規劃》相比,規劃范圍新增萊蕪區、鋼城區的瀛汶河、牟汶河、源泉、沂源4個水文地質單元,同時納入了分水嶺——北康而莊等4個重點滲漏帶保護范圍優化調整的成果。泉群數量納入了新劃定的萊蕪區呂祖泉泉群和鋼城區舜泉泉群,泉群數量由10個變為12個。
《規劃》明確,規劃范圍為濟南市市域范圍內的全部泉水生態功能區,包括趵突泉泉域、白泉泉域、百脈泉泉域、洪范池泉域、長清——孝里水文地質單元、瀛汶河水文地質單元、牟汶河水文地質單元、源泉水文地質單元、沂源水文地質單元,共計5789.62平方千米。
提示:該政策通過系統性擴大保護范圍、新增泉群及優化水文地質單元管理,強化了泉水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有利于為濟南城市發展提供生態支撐,助力打造更具特色的泉城品牌。
6,2025葡萄酒旅游大會在山東煙臺開幕
7月3日上午,以“負責任的葡萄酒旅游”為共同倡議,以“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煙臺——讓世界看見”為主題的2025葡萄酒旅游大會在山東煙臺蓬萊開幕,來自全球葡萄酒旅游組織(GWTO)、有關國家駐華使領館、協會和重點企業等300余位嘉賓參會。
此次大會發布了中國首個葡萄酒產業綜合評價體系——《新華·中國(煙臺)葡萄酒產業發展指數》,該指數作為中國首個葡萄酒產業綜合評價體系,全方位量化評估煙臺葡萄酒產業發展水平;全球葡萄酒旅游組織主席何塞·安東尼奧向煙臺頒發“國際負責任葡萄酒旅游目的地認證證書”,這一認證標志著煙臺在葡萄酒生態保護、服務標準化、文化可持續發展等領域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秦書堯在致辭中指出,當前全球葡萄酒市場進入調整期,葡萄酒產業的未來需與消費人群迭代、消費需求升級相結合,而葡萄酒主題旅游正是重要突破口。他強調,煙臺作為行業“風向標”,其在酒旅融合方面的探索將為全國產業發展提供重要借鑒,并提出堅持定力、發揮活力、增強合力的發展建議。
提示:作為葡萄酒產區,煙臺集聚了200多家葡萄酒生產企業、60余座酒莊,形成丘山谷、柳林河谷、瀑拉谷三大重點子產區。如今,煙臺葡萄酒產量占全國40%、銷售額占60%,2025年品牌價值達862.31億元,連續九年穩居中國葡萄酒榜首,暢銷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作者 王惠)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王惠
山東新聞中心記者
重點關注山東地區上市企業、資本市場,擅長企業分析、深度報道等。
郵箱:wanghui@eeo.com.cn
微信:whwhwh123-(添加請注明來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