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再鼎醫藥宣布其針對FGFR2b的抗體藥物貝瑪妥珠單抗在一線治療胃癌的3期臨床試驗中達到OS終點!
大家知道,胃癌是癌癥中的 “狠角色”。在中國,每年有36萬新發胃癌病例,占全球胃癌病例數的40%。同時,我國每年胃癌死亡病例多達26萬。
對于胃癌患者和家庭,貝瑪妥珠單抗3期臨床試驗的成功,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消息。
1
貝瑪妥珠單抗的效果如何?
貝瑪妥珠單抗的3期試驗( FORTITUDE-101)在全球 37 個國家進行,有300 個研究中心參與,總共入組547 名患者。根據官方通告,臨床研究的中期分析發現,與對照組(安慰劑聯合化療)相比,貝瑪妥珠單抗聯合化療能顯著延長患者總生存期。
雖然具體的數據有待未來在學術會議上公布,但是我們可以回顧一下之前2期臨床試驗(FIGHT)的結果。
此2期臨床試驗中57% 都是東亞患者。受試者分成兩組,一組用貝瑪妥珠單抗加化療(mFOLFOX6),另一組用安慰劑加化療。結果表明,與安慰劑組相比比,貝瑪妥珠單抗加化療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從 7.4個月提高到了9.5 個月,中位總生存期則是從13.5個月提高到了19.2個月。
更有意思的是,在FGFR2b過表達的患者中(腫瘤細胞里有≥10%都過度表達FGFR2b),貝瑪妥珠單抗效果更好,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14.0個月,中位數總生存期則是突破了2年,達24.7個月![1]
圖:在FGFR2b過表達的患者人群中,貝瑪妥珠單抗效果更好,晚期胃癌患者一線總生存首次突破2年 !
可以把“FGFR2b”理解為靶向藥物的“吸鐵石”,腫瘤組織里靶點越多,吸鐵石的吸力越強,靶向藥的火力就越猛。
研究發現,38% 的晚期胃癌/ 胃食管結合部癌患者存在 FGFR2b 過表達,約 16% 過表達程度≥10%。貝瑪妥珠單抗就像個精準的“狙擊手”,專門針對 FGFR2b 過表達的癌細胞發起“攻擊”。
2
在亞洲人群里,貝瑪妥珠單抗的效果更佳
除了中國,在東亞的日本和韓國,都是胃癌高發的國家??梢哉f,亞洲就是胃癌的重災區。
值得一提的是,在亞洲人群里,貝瑪妥珠單抗效果更顯著。
對FIGHT臨床研究中的東亞患者的數據分析表明,貝瑪妥珠單抗聯合治療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12.9個月,中位總生存期為24.7個月,相比之下,安慰劑加化療的對照組mPFS和mOS 分別為8.2個月和12.9 個月。
如果看腫瘤細胞中FGFR2b陽性比例≥10% 的東亞患者,貝瑪妥珠單抗聯合治療組的效果也更佳,中位總生存期達到了30.1個月!死亡風險降低57% (風險比HR = 0.43,95% CI 0.22-0.86 )[2]
為什么貝瑪妥珠單抗更偏愛東亞患者?目前還不知道具體的原因,這可能跟基因有關,也可能跟治療的方式有關。
由于東亞是胃癌的重災區,貝瑪妥珠單抗的這一“偏愛”,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別看胃癌在亞洲挺橫,FGFR2b的靶向治療可以給它點顏色看看。
3
2期臨床試驗是為3期探路
需要指出的是,FIGHT只是一個2期臨床試驗,主要目的是初步探索貝瑪妥珠單抗療效和安全性,仍需要在更大樣本3期試驗中驗證。
2期結果提示,貝瑪妥珠單抗聯合治療組可改善FGFR2b過表達人群mOS,尤其針對FGFR2b過表達(≥10% 2+/3+)患者療效更好,無進展生存和總生存都得到顯著性差異,但這個結果并不是一個預設的分析指標,只能算是“事后諸葛亮”,需要在前瞻性試驗中進一步確證。
FIGHT研究的意義在于作為一項探索性2期研究,讓我們看到了貝瑪妥珠單抗在FGFR2b過表達胃癌中的治療優勢。3期臨床試驗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聚焦到這些患者,將他們作為測試人群,同時也將臨床獲益的金標準總生存作為3期臨床的主要終點指標。
而根據官方的通告,如今3期臨床試驗也顯示了總生存數據的優勢,這不但證實了貝瑪妥珠單抗的臨床療效,也肯定了2期臨床試驗的重要意義!
4
貝瑪妥珠單抗的副作用可控
這世界上應該沒有“療效拉滿,副作用不存在”的藥物。
在臨床試驗中,貝瑪妥珠單抗加化療的患者也經歷了一些副作用[1]。
但是,因為治療組是與化療聯用,很多試驗里記錄的不良反應,應該來自化療。
比如說,3級以上的中性粒細胞減少,貝瑪妥珠單抗加化療組發生率有30.3%,但是作為對照的化療組也有36.4%。
但是,試驗中也發現了與貝瑪妥珠單抗相關的不良反應:角膜相關的癥狀,包括干眼、角膜炎、點狀角膜炎等。3級以上的角膜相關癥狀,在貝瑪妥珠單抗組有24%,而在對照組中沒有發現。
2期試驗中,在貝瑪妥珠單抗治療組,有31個患者因為出現不良事件停藥,其中大部分都是因為角膜相關的問題(24/31,77.4%);而安慰劑組無因角膜不良事件導致的停藥情況。在亞洲人群中,發生率也基本相同。
但幸運的是,角膜相關的不良反應是可逆的,30.3%出現問題的患者能夠獲得完全恢復,另外有15.8%的患者癥狀能降級到最輕微的一級。
發生角膜的問題,其實是跟貝瑪妥珠單抗的靶點FGFR2b有關的。由于FGFR2b在角膜上皮也有較高的表達,也會向貝瑪妥珠單抗喊出“向我開炮”。這并不是單抗藥物的脫靶副作用,純粹是一個對正常組織的“誤傷”。
在2期臨床試驗中,并未針對角膜癥狀進行干預性的措施。但是,正是因為2期臨床發現了這個問題,3期臨床試驗已納入眼部護理方案(如人工淚液、眼瞼衛生指導),并取消“28 天內未緩解即停藥” 的嚴格要求,以平衡療效與安全性。
從目前新聞稿中透露的信息可以了解到,3期臨床中貝瑪妥珠單抗治療組中角膜癥狀的發生率更高,但這有可能是因為使用了不一樣的評估標準。更為關鍵的信息是,3期試驗中大多數患者的眼部不良事件都已經緩解到最輕的級別(G1級),甚至完全解決,這使得患者可以恢復貝瑪妥珠單抗治療。
對于胃癌患者來說,生存更重要,所以,如果能對眼部不良事件進行有效控制,以更好地發揮藥物的治療效果,也就有可能提高總生存。
非常期待3期臨床的具體有效性和安全性數據。
5
期待更多的創新藥
胃癌一直是醫學領域的 “老大難” 問題,超半數患者確診時已處于晚期,預后不容樂觀。數據顯示,晚期胃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僅約5%。
回溯過往“升級打怪”的道路,在化療時代,患者中位總生存期普遍不足12個月;首個靶向治療藥物 ——HER2 單抗聯合化療問世后,生存期提升至 12個月以上;隨著免疫治療的加入,患者總生存期進一步延長至15個月左右,但也很難超過18個月。
如今,FGFR2b單抗這一靶向藥物進入人們視野。如果在3期臨床試驗中,患者中位總生存期能突破兩年,甚至更長,這無疑將成為胃癌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
在胃癌治療的艱難賽道上,貝瑪妥珠單抗的突破點亮了一盞明燈。
同時也需要劇透一下,由于在臨床前研究中發現,貝瑪妥珠單抗能增加 PD-L1 表達,增強免疫微環境,現在也有貝瑪妥珠單抗聯合化療和免疫治療的研究在推進,結果非常值得期待。
我們翹首以盼更多的創新藥物為晚期胃癌患者帶來希望,期待更多的靶點來點亮更多的明燈,將患者總生存期進一步提高,將胃癌變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病。
參考文獻:
1. Wainberg, Z.A., et al., Bemarituzuma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gastric/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final 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phase 2 FIGHT trial.Gastric Cancer, 2024. 27(3): p. 558-570.
2. Kang, Y.K., et al., Bemarituzumab plus mFOLFOX6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East Asian patients with FGFR2b-overexpressing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gastric/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subgroup of FIGHT final analysis. Gastric Cancer, 2024. 27(5): p. 1046-1057.
(作者:張洪濤,筆名“一節生姜”,著有科普讀物:《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梢哉勛钋把氐尼t學研究,也可以講最通俗的故事。本文僅作為醫學常識性科普,不作為任何醫療建議。若有不適,請盡快就醫,遵醫囑對癥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