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美國將200萬個輪胎在一起沉入海底,導致周邊海域沒有任何活物。
這便是臭名昭著的奧斯本輪胎暗礁事件。
1970年的美國佛羅里達州,汽車產業蓬勃發展,但如何處理廢舊輪胎卻成為了個難題。
于是有高人提議,或許可將這些輪胎變廢為寶。
你看,輪胎是用橡膠做的,珊瑚特別喜歡硬東西,不如用輪胎做個人工暗礁?
這樣做的好處大大滴,能解決200萬個輪胎存放問題,還能方便漁民捕魚。
于是環保部門很快就便同意了這一方案,他們便開始籌劃實施。
他們先對輪胎進行了預處理。
他們從全美垃圾場收集回收報廢輪胎,并剔除了金屬輪轂等雜質。
用尼龍繩將輪胎綁成直徑約15m的六邊形模塊,每組約100個輪胎。
蜂巢大家都看過吧,形狀就和蜂巢差不多。
預處理之后,便用駁船將輪胎模塊運送到布羅瓦郡近海,這里水深約18~24m,并于距離海岸線約1.6km的地方投放。
最早人們嘗試用混凝土錨固定,后來又因成本問題改成了鋼纜串聯,但沒有考慮到海水腐蝕問題。
投放足足持續了6個月,高峰期每天可以投放2~3萬個輪胎。
這些天量的輪胎覆蓋了14萬k㎡的海底面積。每片輪胎群距離約為1.5m。
美國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當時因節約成本使用的鋼質固定件,在5年之內便被海水全部腐蝕干凈。
這導致無數輪胎失去了約束,并隨洋流飄散,最遠的飄到了32km外。
于是災難終于降來了。
很快有專家注意到,投放輪胎的一大片區域已經完全沒有活物,海面上全是些臟乎乎的綠毛東西。
通過檢測發現,投放區域出現了大量的硫化物和重金屬導致珊瑚白化,大量天然礁石被撞擊破壞。
后來發現,這些輪胎仍還在一點點分解,毒素也一點點滲透出來,導致形成了如此嚴重的生態災難。
本來覺得能形成珊瑚暗礁,讓漁民多打點魚,現在漁民開始哭了。
當年的始作俑者也開始哭了,因為所有人都在罵他們。
實在沒辦法,他們便向美國軍方求助。
本來他們也沒抱太大指望,畢竟一旦遇到任何災難,美國人總是帶著槍過去,從來沒想著開著推土機過去。
可這次,美國軍方還居然真的放下槍,開始當起業余潛水員了。
后來聽說是上面有人下了死命令,他們必須要去。
于是一邊干一邊罵罵咧咧的,反正就是沒給當地好臉色。
最后慢吞吞弄了半天,花了好幾百萬美元,處理了不到一半,美國軍方就不干了。
又不是我們搞的事情,憑什么讓我們出大力?
所以直到現在,那片海域中還有好多廢舊輪胎,根本沒人管。
這或許能讓我們看清個事實,有些人喜歡管別人的家事,卻從來管不好自己的事情。
只可惜,國內還有些人看不透這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