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學首鋼醫院泌尿外科團隊成功應用國產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為一名62歲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男性患者完成高難度“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術+全腔鏡下回腸膀胱術”。這是該院在單孔機器人輔助復雜外科手術領域的首例突破,標志著國產高端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邁入智能精準新階段。
患者李先生之前發現膀胱腫瘤,經檢查確診為肌層浸潤性膀胱癌伴原位癌。由于其盆腔脂肪堆積嚴重,且膀胱腫瘤累及多器官、毗鄰關系復雜,如果使用傳統手術方式,醫療團隊將面臨視野不清、操作困難、難以徹底清除病灶等多重挑戰。
面對手術難點,王剛團隊經過反復研究和周密規劃,決定選用最新裝機的國產“術銳”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系統輔助開展手術。與傳統手術方式相比,單孔機器人展現出顯著優勢。第一個是“極致微創”,僅通過一個微小切口即替代了傳統多孔操作,患者體表創傷顯著縮小,切口更美觀,便于患者術后減輕疼痛、加速康復。第二個是“?蛇形臂靈巧精準”,高度擬人化的機械臂具備超越人腕的靈活度與亞毫米級穩定性,在患者盆底復雜區域實現了精準分離與輕柔解剖,有效保護關鍵結構功能,極大提升了手術安全性。第三個是“空間掌控力”,單孔入路即可無死角覆蓋患者雙側輸尿管及整個膀胱前列腺區域,尤其適合處理解剖結構復雜的病例。據了解,目前患者術后恢復良好,次日已可下床活動。
從以前傳統的開腹手術到如今的單孔腔鏡機器人手術,北京大學首鋼醫院以持續的技術創新,為廣大患者帶來更優質、更精準、更安全的治療體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具有重要示范意義。這不僅是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積極響應北京市“人工智能+醫藥健康”創新發展政策的具體實踐,也彰顯了“中國智造”高端手術機器人在重大疾病治療領域取得實質性應用進展,為復雜手術微創化發展提供了新的技術路徑,展現出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創新應用國產醫療器械為患者帶來健康福祉的廣闊前景。
誕生于1949年的北京大學首鋼醫院,歷經七十余載淬煉,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三級綜合醫院。自2002年正式納入北京大學醫學體系以來,醫院始終高擎高質量發展旗幟,以創新為引擎,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在醫療技術、學科建設、科研教學、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累累碩果,書寫了新時代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的精彩答卷。
來源:北京大學首鋼醫院
編輯:李嘉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