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國倩
通訊員 郭淞冰 肖梓熠
7月3日,“大風起兮·傳承有道”國畫大師張大千早期作品精品展于武漢康禮高級中學開幕,十幅張大千字畫作品亮相康禮藝術長廊。據悉,這是張大千真跡首次在高中校園展出,由武漢康禮高級中學高一學子楊宜萱團隊策展完成。
康禮學子臨摹張大千作品
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有“五百年來一大千”“當代世界第一大畫家”等美譽,同時也是國畫界最具影響力的大師之一。楊宜萱介紹,此次在武漢康禮高級中學展出的作品,均為張大千在1949年以前的創作作品,代表了其書畫藝術早期的典型風格。
康禮學子正在參觀張大千書畫展
康禮開展張大千真跡現場臨摹課
“我最初對傳統藝術產生興趣,就是因為張大千先生的《曉露荷塘圖》,先生用潑墨的手法畫荷葉,但根莖上的斑點又清晰可見,這種粗與細的對比,寫意與粗獷的風格一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
康禮學子楊宜萱(右二)正在為同學們講解張大千作品
談起策展初衷,楊宜萱表示。她在8歲跟隨父母到藝術館參觀時,第一次見到張大千真跡,便深刻感受到傳統藝術魅力。她希望通過書畫展形式,讓青年學子近距離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精妙之處。
康禮學子現場臨摹張大千作品
一名高中生的傳承傳統文化意愿,迅速得到了中國書畫家、瓷器藝術家、收藏家李壽昆的大力支持,他為此次張大千書畫展提供了核心展品,其中包括從日本回流的《石榴圖》。
康禮學子楊宜萱
解決核心展品難題后,楊宜萱又馬不停蹄組建起由耿蔚、閔馨萩等10位學子組成的策展、講解團隊。小團隊迅速分工進行布展、宣傳策劃、海報設計、籌備伴手禮等工作,在半個月時間內,利用課余時間完成了此次書畫展的策展工作。
康禮學子楊宜萱講解策展理念
策展過程中,康禮語文教研組、歷史教研組及美術教研組老師紛紛伸出協助之手,配合書畫展開啟跨學科多維共創,鼓勵康禮學子通過詩詞創作、歷史背景學習、作品臨摹等形式,深度體驗傳統文化魅力。
康禮學子楊宜萱正在為同學們講解張大千作品.
“這是我第一次在學校里面看到國畫的展。現場看真跡,才能感受作品的筆觸流動和線條變化,體會到藝術品的氣韻之美。這次展品的畫風,有種自由奔放的感覺!”康禮美術部高一學子李梓菡從小熱愛藝術,經常跟隨家長四處看藝術展。
現場臨摹張大千作品
據介紹,為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楊宜萱正在康禮指導老師的支持下,在校園內創立國風相關社團,鼓勵更多康禮學子主動擔當,成為傳統文化的承載者與未來創新的新力量。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