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后三個王朝,不僅彼此在政治、經濟、社會各個方面有一定的共通性和延續性,在文化上也有相當的傳承關聯性。尤其是元明清文人書畫,上承唐宋文人書畫的文脈,其創作主體力量和書畫藝術流派又大多出自江南,其中一些重要的書畫家和藝術流派深刻地影響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上海崛起的海派書畫藝術。
因此,最近在上海海派藝術館舉辦的“南宗北格——元明清書畫研究展”,既彰顯了元明清時期豐碩的優秀書畫藝術成果,也能借此對與其緊密相連的海派書畫藝術從源頭上進行總結、梳理,對當下乃至未來的海派書畫藝術的發展都會產生推動作用。
元朝繪畫在中國藝術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雖然兩宋文人畫已經取得正宗化的地位,但占主導的還是宮廷畫院的畫工畫。元朝取消了宮廷畫院制度,統治者雖對書畫有所關注,但書畫創作無法與宋朝宮廷畫院的優越條件相比。備受統治者冷遇的元朝文人士大夫,為抒發胸中的抑郁和自我情感,把主要精力投入繪畫創作之中,以藝術世界作為一種精神寄托的“世外桃源”。他們畫畫的主要目的是“聊以自娛”。畫家大多是文人,所以追求的是詩、書、畫三者的統一,從而創造出中國繪畫史上文人畫的最高成就。無論高逸的思想境界,還是簡率的筆墨形式,都成為后世所景仰的典范。其中尤以元朝的山水畫成就最大。美術史專家徐建融認為元朝文人山水畫與前代的山水畫相比,有兩個根本的不同之點:一是主題的轉換。由行旅圖轉向隱居圖;二是技法的轉換由刻畫寫實轉向蕭散寫意,最具代表性的無疑是“元四家”黃公望、吳鎮、倪瓚和王蒙。
元朝的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也具有獨特的承前啟后地位。元朝多元書風并存,文人書法精致化,以趙孟頫、鮮于樞、鄧文原為代表的文人書家追求筆墨精妙。元代楷書則擺脫宋人“尚意”影響,重現唐楷法度。元朝的隱逸書家則充滿了個性表達,如楊維楨的《真鏡庵募緣疏》以奇崛跌宕的“亂世書風”反映了士人的疏離心態。元朝因為文人畫興起,書法成為畫面構成部分。元代書法核心人物趙孟頫的“書畫同源”理論推動了以書法筆意入畫,他還提出“復古”主張,倡導回歸晉唐傳統,尤為推崇王羲之、王獻之“二王”書風,強調“用筆千古不易”,推動行草書的典雅化。
至明朝,書畫藝術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
明朝早期重建宮廷畫院體制,宮廷“院體”畫風盛行一時,成為畫壇主流。民間也出現了一些有影響力的藝術流派,比如“浙派”。但“浙派”的前后主要代表人物戴進、吳偉等都曾入過宮廷,供奉御前,他們的作品與宮廷繪畫都來自宋朝“院體”的傳統。在書法領域,也出現了規整的“臺閣體”。到了明朝中期,文人畫又開始繁榮。江南的蘇州崛起了吳門畫派,其雅逸的文人畫風廣受各個階層的歡迎,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被譽為文人畫“吳門四家”。在書法上,祝允明、文徵明、王寵更被稱作“吳中三杰”,他們的文人書法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力。至明晚期,董其昌打出復古的旗幟。而同時期徐渭的大寫意花卉,陳洪綬的變形人物,均不同流俗,更注重彰顯個性,更為自由,不受羈絆和約束。
山水-董其昌-32.5x187.5cm
從美術史的角度來看,清代與明朝一樣,其書畫藝術也先后經歷了早中晚三個時期。
早期,一部分藝術家因家國之痛,“以淚和墨”,追求個性的抒發,托物言志,主要傳承了徐渭、陳洪綬的畫學思想,典型的如“四僧”、龔賢等,是所謂的“野逸派”。另一部分藝術家則采取了不與清當政者對抗的姿態,在藝術上著重表達傳統文人階層所共有的審美理想,娛己娛人。具有代表性的是“四王畫派”,也就是所謂的“正統派”。
中期,隨著清朝政局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符合宮廷和官方審美趣味的繪畫開始逐漸占據主流。美術史家單國強在其《中國美術史:明清至近代》一書中談到,當時清廷的美術機構規模龐大,下屬的如意館、造辦處容納了眾多的繪畫名家能手;另一方面,一些外國來華的傳教士也“供御禁中”,從事各種美術創作,如著名的傳教士畫家郎世寧。除了正統派的山水、花鳥畫,“旨在歌功頌德的重大紀實題材和人物肖像呈現出突飛猛進的勢頭,并大都融合西方古典寫實主義畫法,形成中西合璧的畫風”。在書法方面,因康熙對董其昌的偏愛,乾隆對趙孟頫的欣賞,推動了帖學的發達,再加上科舉考試中對書法規范化的要求,上承明代臺閣體畫風,造成了以“烏、光、亮”為特點的館閣體的盛行,在整齊平勻、了無個性中表現了所謂承平氣象。
黃穀原仿古十六幀-34x25.5cm
進入晚清,由于遭逢百年未遇之大變局,隨著上海和部分沿海城市的開埠開放,中西文化開始不斷交融,上海成為中國最大的藝術流派——海派的發祥地,中國書畫藝術也開始為進入新時代進行了精彩紛呈的預演。
可以說,海派無論是在文化淵源、藝術傳承、市場拓展等各個方面,都閃現著元明清書畫藝術的身影,只是隨著新的時代的來臨,走得更遠更快。如果說元明清書畫藝術是海派藝術的源頭,那么,海派書畫無疑是中國現當代書畫藝術發展的最重要的源頭。
雪景山水-張宗蒼-69.5x88cm
原標題:《上海一場新展,梳理元明清書畫藝術成果背后的海派藝術源頭》
欄目主編:黃瑋 文字編輯:欒吟之 圖片來源: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來源:作者:張立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