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阮佳聞):當地時間7月5日晚,中國圓號重奏團在德國柏林舉行十周年歐洲巡演專場音樂會。這是繼法國巴黎演出后本輪巡演的第二站,觀眾反響熱烈。
中國圓號重奏團成立于2015年,由幾位青年中國圓號演奏家共同發起。最初的想法只是一起錄制一張唱片,記錄對圓號的熱愛。十年來,他們從“為愛發聲”的年輕人,成長為在國際舞臺持續發光的專業團體。他們的成長軌跡,也見證了中國銅管藝術整體的發展歷程。本場演出在世界頂尖音樂殿堂——柏林愛樂音樂廳舉行,標志著中國圓號重奏團十年積淀后的再次出發。
團長、中央音樂學院圓號教授滿燚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其實從成立之初,我們就一直希望通過圓號這種西方樂器去探索怎么把中國的音樂文化和西方的表現形式更好地結合起來。十年來,我們演出了很多原創改編作品,也和世界各地的音樂家有過合作。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不斷學習和互相啟發的過程。我也希望通過這次演出能讓德國以及更多的歐洲觀眾感受到中國音樂人的熱情、真誠和對藝術的尊重。同時,也希望能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鑒,讓音樂成為民心相通的一座橋梁。”
重奏團成員、前德國廣播愛樂樂團首席圓號韓小明認為,中國音樂教育的持續發展讓越來越多優秀的華人銅管演奏者活躍在國際舞臺,中國圓號重奏團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一路走來,我們不僅是彼此了解的音樂伙伴,更是推動中國原號走向世界的同行者。讓我尤其感動的是,柏林愛樂前圓號演奏家克勞斯·瓦倫多夫親臨排練,給予我們寶貴的建議,也給我們的演出高度評價。他說,你們用圓號講述自己的文化,這是世界樂壇最值得的聲音。今天,當我們以中國圓號演奏家的身份,在歐洲奏響屬于自己的聲音時,我深切感到這不僅是一場音樂會,更是一段文化自信的旅途。”
本場柏林演出曲目涵蓋歐洲經典作品與中國傳統旋律,既有《蝙蝠幻想曲》、《鄉村騎士》、《阿依達》選段,也有改編自《瑤族舞曲》、《梁祝》、《在那遙遠的地方》、《茉莉花》等中國作品,還演繹了為本次巡演特別創作的新作,體現了中西交融的藝術理念和圓號重奏的表現力。
演出過程中,觀眾多次以熱烈掌聲回應精彩段落,并在終曲后起立鼓掌致意。不少觀眾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現場聆聽以圓號為主角的重奏音樂會,“不僅技術精湛,更富有深情”。跟隨父親一起前來參加音樂會的德國姑娘李斯特告訴記者:“這是一支令人印象深刻的重奏團,全部由圓號演奏家組成。他們風格迥異,卻巧妙地將各自的音色交織在一起。音樂會上半場更多是我們熟悉的西方古典音樂,而下半場則是中國音樂。雖然那些作品原本并非為圓號所創作,但他們的演奏非常出色。整場演出令人著迷。而且是在柏林愛樂音樂廳,音響效果真的太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