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車的朋友可能都發現了,國際原油價格明明在下跌,國內油價卻像坐火箭一樣往上竄。
這種反常現象讓無數車主直呼看不懂,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這背后的真相!
國際跌國內漲,到底誰在搞鬼?
表面上看,國際油價和國內油價應該同漲同跌。
但現實往往比想象復雜得多。因為國內油價調整機制存在兩個關鍵點,直接導致了這種背離現象。
首先是時間差問題。國內油價調整周期是10個工作日,而國際油價每天都在波動。這就可能出現國際油價連續下跌,但調價窗口到來時剛好反彈的情況。
其次是地板價機制。當國際油價低于40美元時,國內油價就不再下調,這部分差價就成了"風險準備金"。
另外,很多人不知道,燃油費里面稅費才是大頭。你加的每升油里,有將近一半都是稅費。
增值稅,消費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這些稅費加起來占到油價的45%左右。即便國際油價下跌,這些稅費一分都不會少。
更關鍵的是,我國實行的是"油價聯動機制"。當國際油價上漲時,稅費也會水漲船高。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國際油價下跌時,國內油價降幅有限,而上漲時卻特別敏感。
那么未來還會繼續漲嗎?
從長期趨勢來看,國內油價上漲的壓力依然存在。
一方面,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超過70%,國際市場的風吹草動都會直接影響國內。
另一方面,新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通過油價調控來引導消費轉型,可能成為政策選擇。
最值得警惕的是,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推進,燃油車的使用成本只會越來越高。未來可能出現的碳稅,擁堵費,都將進一步推高用車成本。這不是危言聳聽,看看歐洲的油價就知道了。
那么車主該如何應對呢?
面對不斷上漲的油價,普通車主其實并非無計可施。轉變用車習慣,合理規劃路線,選擇節能車型,都是有效的應對之策。
更長遠來看,新能源車或許才是終極解決方案。
不愿意換新能源車是吧?沒關系,以后的燃油價格還會持續上漲下去。
我知道國內還有很多燃油車主,喊著非燃油車不買。
但這就是個變革的時代,各位要么適應,要么被淘汰。你的油箱,準備好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