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給探春送荔枝的一個碟子,襲人為何惦記著拿回來?很值錢嗎?
重點不是這個碟子是否值錢,而是為什么拿回來,拿回來干什么?放進庫房,還是送人?我們先來捋一下,事情的經過。
這個纏絲白瑪瑙碟子,探春喜歡,湘云也喜歡,襲人卻自作主張,送給了湘云。襲人為什么要這么做?她為什么不告訴寶玉?從一個碟子,可以看出紅樓眾生相,很多人情世故。
第三十七回,探春給寶玉送了一帖子,既是感謝信又是請柬。黛玉初見探春,覺得她文采精華,見之忘俗。這話不虛,從她寫給寶玉的帖子便能看出來。原來,探春因為迷戀月色,夜賞美景,導致風寒,她在信中特地感謝寶玉的探望、關懷。
探春引經據典,文筆優美。她把自己生病的原因,也寫得如此富有詩意:前夕新霽,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難逢,詎忍就臥,時漏已三轉,猶徘徊于桐檻之下,未防風露所欺,致獲采薪之患。采薪之患,是生病的自謙說法。
昨蒙親勞撫囑,復又數遣侍兒問切,兼以鮮荔并真卿墨跡見賜,何痌瘝惠愛之深哉!痌瘝(tōng guān),出自《尚書》,意為關懷,寶玉親自探望她的病情,又派丫鬟送去鮮荔枝和顏真卿的墨跡,這讓她很感動。
給探春送荔枝的是晴雯,是誰讓晴雯去的呢?探春在信中說的很清楚,感謝寶玉派丫鬟給她送的東西。很顯然,盛放鮮荔枝的碟子,也是經過寶玉同意,而非晴雯自作主張給探春送去的。
寶玉要打發人給湘云送東西去,襲人也要給湘云捎去一些禮物,于是襲人回到房里,想拿碟子盛東西,給史湘云送去。這才發現,槅子上的碟槽空著。
襲人回頭,看見晴雯、秋紋、麝月等,都在一處做針黹。襲人總說晴雯偷懶,可是,書中隨處可見晴雯做針線的記載。襲人問大家,這一個纏絲白瑪瑙碟子哪去了?襲人問話,一貫的強勢。她不問大家,誰注意過這個碟子,上來就問哪兒去了,好像這事都是別人的責任。
襲人,她是怡紅院的首席大丫鬟,大概把精力都放到結交上層了,疏于管理,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要不然怡紅院的小丫鬟,也不會到處惹事偷東西,最后還得讓寶玉善后。這個碟子不見了也不是一兩天了,她要不是給湘云送禮著急用,依然不會發現。
面對襲人的質疑,大家面面相覷,你看我,我看你,誰都想不起來了。過了半天,晴雯想起來了,給三姑娘送荔枝送去的,還沒給送回來呢。
襲人接下來的話,很有意思。她吐槽,家常送東西的家伙也多,巴巴的拿這個去。這句話很有問題,寶玉給自己的妹妹送荔枝,用什么碟子盛放,是人家的自由,好吧。到底誰才是怡紅院的主人?襲人拿大,由來已久,賈母的眼光,果然厲害。
第六十二回,寶玉和黛玉在一起聊天,襲人來給他們送茶,她手內捧著一個小連環洋漆茶盤,里面放著兩鐘新茶,不巧,這時候黛玉剛走,去找寶釵了。襲人直接問寶玉:“他往那去了?我見你兩個半日沒吃茶,巴巴的倒了兩鐘來,他又走了”。
從三十七回到六十二回,多了多久暫且不說,襲人拿大的作風,是愈演愈烈了。她從質問碟子哪去了,到直接問,她往哪兒去了?連個林姑娘都懶得說,更別說禮貌了。人家黛玉是自由的,想去哪兒,便去哪兒,管得也忒寬了點。
晴雯接下來的話,說明選這個碟子的人,是寶玉。晴雯也覺得,盛放荔枝,什么碟子不行啊,還非得用這個纏絲白瑪瑙的碟子。寶玉說了,只有這個碟子,配上鮮荔枝才好看。果然,晴雯給探春送過去,見了就喜歡上了,只說好看,叫連碟子放著,就沒帶來。
晴雯又補充了一句,那槅子盡上頭的一對聯珠瓶,還沒收回來呢。這些日常瑣事,平日里看著大大咧咧,被襲人吐槽偷懶的晴雯,都看在眼里,襲人卻一無所知。
晴雯道:“我何嘗不也這樣說。他說這個碟子配上鮮荔枝才好看。[庚辰雙行夾批:自然好看,原該如此。可恨今之有一二好花者不背像景而用。]我送去,三姑娘見了也說好看,叫連碟子放著,就沒帶來。你再瞧,那槅子盡上頭的一對聯珠瓶還沒收來呢。”
這對聯珠瓶,又有什么故事呢?一天,寶玉看到園子里的桂花開了,折了兩枝,原本是要插到瓶子里,自己欣賞的。轉念一想,園里才開的新鮮花,不能自己獨享,所以取那對珍貴的聯珠瓶,親自灌水插花,親自給賈母送去一瓶,給王夫人一瓶。寶玉的詩意,無處不在,真正懂他的人,只有黛玉,而寶釵,從未真正懂過他。
巧的是,那天拿著花瓶的,正是秋紋。寶玉的孝心一動,連她這個跟著的人,都得了福。賈母很高興,夸還是寶玉孝順,連一枝花兒也想的到。老太太一高興,賞了秋紋幾百錢。到了王夫人那兒,現成的衣裳,就賞了她兩件。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橫豎也得,卻不象這個彩頭。
一群丫鬟,在討論主子的賞賜,秋紋正說到興頭上,晴雯給她潑涼水:呸!沒見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給了人,挑剩下的才給你,你還充有臉呢。
晴雯心有傲氣,有骨氣,她雖出身卑微,骨子里的高傲,與生俱來,這是很難改變的。所以說,晴雯的身世,一直是個謎。秋紋卻不這么想,她覺得,管他誰剩的,到底是太太的恩典。她很知足。
晴雯接下來的話,說明了她的立場,也是她日后被攆的原因: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給別人剩下的給我,也罷了。一樣這屋里的人,難道誰又比誰高貴些?把好的給他,剩下的才給我,我寧可不要,沖撞了太太,我也不受這口軟氣。
晴雯這是在說,不久前襲人剛得了賞賜,好的給了襲人,挑剩下的給了秋紋。秋紋不懂,打破砂鍋問到底,一直追問,到底給了誰?她因為前兒病了幾天,回家去了,不知是給誰了。一再央求晴雯,好姐姐,告訴她。
晴雯說,這會兒跟你說了,難道你這會退還太太去不成?秋紋笑了,在她看來,哪怕給這屋里的狗剩下的,她也只領太太的恩典,也犯不著管別的事。秋紋和麝月,難怪寶玉說,是襲人調教出來的,晴雯和芳官都被攆走了,她倆卻相安無事。
秋紋說完,大家都笑了,罵的巧,可不是給了那西洋花點子哈巴兒了。這個人,正是襲人。可見,襲人媚主的事,大家心知肚明。
襲人笑道:“你們這起爛了嘴的!得了空就拿我取笑打牙兒。一個個不知怎么死呢。”這句玩笑話,又有幾分真。你們日后還不知道怎么死的呢?這潛臺詞,難道不是說:看你們現在輕狂,總有一天,會有人收拾你們的。
所以,當晴雯被王夫人攆走后,寶玉才會質問襲人,為什么他們平日里的談話,太太都知道了,是誰告的密?寶玉和襲人,已經有了膈膜。襲人背著寶玉做的那些事,寶玉后來也清楚了。
秋紋趕緊跟襲人道歉,說自己實在不知道,原來是姐姐得了,陪個不是。襲人笑道:“少輕狂罷。你們誰取了碟子來是正經。”
麝月是個愛操心的脾氣,覺得那聯珠瓶也該收回來了。賈母屋里自然沒事,王夫人屋里,人多手雜。別人還可以,就怕趙姨娘見是怡紅院的東西,又該使黑心,弄壞了才罷休。最重要的是,王夫人也不大管這些,不如早些收回來。
晴雯雖然說話莽撞,卻是個熱心腸,麝月一說,便擲下針黹,自高奮勇,要去把碟子和瓶子拿回來。秋紋讓晴雯自己去拿碟子,自己去拿聯珠瓶。
晴雯笑道:“我偏取一遭兒去。是巧宗兒你們都得了,難道不許我得一遭兒?”晴雯這番話,不一定是非要討什么好處,只是發泄一下情緒罷了。說實話,晴雯,干活不少,也很勤快。寶玉寫字,她研墨,親自把寶玉寫的大字掛上去。寶玉過生日,也是晴雯和麝月二人跟隨,小丫頭夾著氈子,一家家行禮。
這日寶玉清晨起來,梳洗已畢,冠帶出來。至前廳院中,已有李貴等四五個人在那里設下天地香燭,寶玉炷了香。行畢禮,奠茶焚紙后,便至寧府中宗祠祖先堂兩處行畢禮,出至月臺上,又朝上遙拜過賈母、賈政、王夫人等。一順到尤氏上房,行過禮,坐了一回,方回榮府。先至薛姨媽處,薛姨媽再三拉著,然后又遇見薛蝌,讓一回,方進園來。晴雯麝月二人跟隨,小丫頭夾著氈子,從李氏起,一一挨著,長的房中到過。復出二門,至李、趙、張、王四個奶媽家讓了一回,方進來。
麝月替秋紋說話,通共秋丫頭得了一遭兒衣裳,那里今兒又巧,你也遇見找衣裳不成。晴雯吃虧就吃虧一張嘴上,她接下來的話,襲人更記恨她了。
晴雯說:“雖然碰不見衣裳,或者太太看見我勤謹,一個月也把太太的公費里分出二兩銀子來給我,也定不得。”說著,又笑道:“你們別和我裝神弄鬼的,什么事我不知道。”
哎,這個晴雯,你自己知道,藏在心里不就好了,說出來,除了為自己樹敵,又不能改變什么。活沒少干,人沒少得罪。晴雯一面說,一面說,一面往外跑了。秋紋也跟著出來,去探春那里取了碟子回來。
寶玉送給探春的纏絲白瑪瑙的碟子,終于被晴雯要回來了。本來,探春愛不釋手,當初便已留下了。如今襲人說,把碟子要回來才是正經,她這么盡心盡責,取回來干什么呢?
襲人,未經寶玉同意,把名貴的纏絲白瑪瑙的碟子,轉手送人了,送給了湘云。寶玉派人給湘云送東西,襲人也打點齊備東西,叫過本處的一個老宋媽媽來,讓她給湘云送東西去。
我們來看,襲人給湘云送的啥?兩個小掐絲盒子,一個裝的是紅菱和雞頭兩樣鮮果,一個裝的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襲人特地囑咐,這些果子,都是今年咱們這里園子里新結的,寶二爺讓送來與姑娘嘗嘗的。
重點來了,襲人交代宋媽媽,前幾日湘云看見了那個纏絲白瑪瑙的碟子,一直說好,如今就給姑娘就留下頑罷。這絹包兒里頭,是姑娘上幾日叫她做的活計,讓她別嫌粗糙,將就著用。我們看一下原文:
襲人聽說,便端過兩個小掐絲盒子來。先揭開一個,里面裝的是紅菱和雞頭兩樣鮮果;又那一個,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又說道:“這都是今年咱們這里園里新結的果子,寶二爺送來與姑娘嘗嘗。再前日姑娘說這瑪瑙碟子好,姑娘就留下頑罷。[庚辰雙行夾批:妙!隱這一件公案。余想襲人必要瑪瑙碟子盛去,何必嬌奢輕□如是耶?固有此一案,則無怪矣。]這絹包兒里頭是姑娘上日叫我作的活計,姑娘別嫌粗糙,能著用罷。替我們請安,替二爺問好就是了。”
襲人非要把碟子要回來,原來隱藏著這樣一樁公案。這個纏絲白瑪瑙的碟子,價值不菲,關鍵是顏值高,寶玉、探春和湘云,都很喜歡,寶玉忍痛割愛,給了探春。當初,晴雯送荔枝的時候,探春若想送回,當場就會讓晴雯拿回去,但是把碟子留下了,可見她是真心喜歡。
襲人為了送湘云一個人情,又讓晴雯把碟子要回來了。探春雖不情愿,也無奈。說到底,這個碟子是賈府的固定資產,是主人家的東西,既然所有權歸怡紅院,也應該是寶玉說了算,襲人就這么自作主張,自己拿去送人情,到底有些僭越。
三十二回,襲人讓史湘云做針線,湘云沒有推辭,幫她做了。寶釵知道后,敲打襲人,湘云在家很累,他們家不用那些針線上的人,差不多的針線活,都是他們娘兒們動手。湘云從小沒了爹娘,其中辛苦,不會輕易跟外人講。
或許是寶釵的提醒,讓襲人心感內疚,她想補償湘云,又送水果,又送點心,還把她心心念念的纏絲白瑪瑙的碟子,費盡心機要回來,給她捎過去。讓姑娘留下玩罷,這么輕飄飄的一句話,讓寶玉和探春知道了,會怎么想?
好啊,我們賈府視若珍寶的白瑪瑙,在你眼里不過是一件玩物。再說晴雯說到的巧宗,襲人在王夫人面前,做了一番男女大防的表態,說了一大堆表忠心的話。之后,王夫人開始提拔襲人,先是賞了襲人兩碗菜,后來又給了她二兩銀子一吊錢的準姨娘待遇。
襲人升職加薪的過程,被怡紅院的丫鬟們看在眼里,所以才有了前面西洋哈巴狗兒的比喻。而王夫人,絕不會無緣無故地賞秋紋兩件衣服,很可能,秋紋是王夫人在怡紅院中的耳目之一。
《紅樓夢》里,明貶實褒,明褒實貶的例子,比比皆是。晴雯看起來待人刻薄,卻不會撒謊。曹公公借晴雯之口,說出襲人不為人知的故事,必然是真相。
所以,寶玉給探春送荔枝,精挑細選的那個纏絲白瑪瑙碟子,不是眾人惦記著拿回來,而是襲人讓晴雯要回來,送給湘云,做人情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