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要迎來小暑節氣了。 氣溫將突破35℃,濕度持續攀升。
田間地頭的農民兄弟可得注意了。 這個節氣最容易出現中暑和熱射病。 數據顯示去年小暑期間中暑人數同比增加23%。
其中戶外工作者占比高達67%。 為啥小暑這么難熬? 這時候太陽直射點還在北回歸線附近徘徊。
地表積攢的熱量開始集中釋放。
就像燒紅的鐵鍋,溫度一時半會降不下來。 先說飲食這塊兒。 辛辣食物千萬要少碰,容易上火。
綠豆湯、苦瓜這些清熱食材可以多吃。
老話說得好:"小暑吃三瓜,中藥不用抓"。 運動時間也得調整。 清晨五點到七點最合適,避開正午高溫。
見過太多人頂著大太陽干活出事的。 汗水把衣服浸透又曬干,反反復復最傷身。 河邊這些地方最近少去。
雨季水位變化大,暗流漩渦防不勝防。
去年這時候就發生過溺水事故。 會水的漢子都栽了,何況普通老百姓。 午休千萬別貪涼。
竹席木椅看著涼快,實則濕氣最重。 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要聽。 "夏不坐木,冬不坐石"可不是瞎說的。
最要命的是突然沖涼水澡。
毛孔一收縮,熱氣憋在體內出不來。 見過隔壁村老王沒?
就是圖涼快沖冷水,結果高燒三天。
空調溫度也別調太低。 26度剛剛好,省電又健康。 最近醫院里感冒患者多了三成。
都是貪涼惹的禍,你說冤不冤? 保持心情平靜很重要。 心靜自然涼,老祖宗這話真有道理。
建議早晚多聽聽蟲鳴鳥叫。 比吃啥補藥都管用,信不信由你。 最后提醒一句。
家里有老人的要特別注意補水。 他們口渴感覺遲鈍,容易脫水。 放個溫水壺在床頭,比啥都強。
關于小暑養生您有啥高招?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經驗。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具體情況還請咨詢專業醫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