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金蟬賣到一塊錢! 沂南縣的夏夜樹林里,手電筒的光柱此起彼伏。 村民們提著塑料桶彎腰搜尋,每撿起一只知了猴就相當于撿了枚硬幣。
這可不是普通的蟲子。 野生金蟬數量銳減九成,市場缺口讓價格十年漲了十倍。 青駝鎮養殖戶老王承包20畝林地,去年凈賺18萬。
“前兩年光投入不見響,第三年才開始嘩嘩來錢。” 每畝林地投入1.5萬,第三年回報超萬元。
莒縣上萬畝養殖基地,年產值直接破億。 但別急著跟風! 金蟬要在土里蟄伏三年,稍有不慎就血本無歸。
鄄城縣老李頭吃過虧:“頭年沒防住螞蟻,七成蟬卵被啃光?!?現在學精了——纏膠帶、裝捕蟲器、定期噴有機肥。 科技養殖更狠!
高密農場主搞出自動噴灌系統,成活率翻了三倍。 “俺們還玩起溫度差,在乳山建基地延長采收期。” 城里人可能不知道,這玩意炸著吃比小龍蝦還貴。
上海高檔餐廳里,一盤油炸金蟬賣到128元。 蛋白質含量是牛肉的3倍,老食客說能降血壓。 可風險也不小。
暴雨能淹死地下的幼蟲,干旱會讓蟬卵變“啞炮”。
更愁人的是價格波動——去年收購價1.2元,今年跌到0.
8元。 “現在入行得掂量清楚?!?合作社理事長張大山提醒:先試種兩畝,別貪大求快。
有意思的是,這產業帶火了不少副業。
臨沂有家農場搞起“捉蟬體驗游”,城里人交錢就能夜探樹林。
電商直播更夸張——95后小伙賣冷凍金蟬,半年成交500萬單。 專家卻說隱憂不小。
“全國養殖面積三年擴了五倍,小心供過于求。” 中國農科院研究員指著數據預警。
您覺得這波“蟲經濟”能火多久?
評論區聊聊:您吃過炸金蟬嗎?敢不敢投資這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