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的劉大爺,才退休沒多久,但是看起來卻是十分蒼老,頭頂的白頭發都掉的“所剩無幾”了,一次遛彎時,偶然聽到兩個老人在談論說,“頭發越少,白的越快,壽命越短,有的老人一看六七十了還一頭黑發,指定能長壽。”
這讓劉大爺內心有些不安,頭發不好,是不是真的是壽命短呀?于是劉大爺咨詢了醫生,醫生告訴他:頭發雖不能直接決定壽命長短,卻是反映身體健康的重要窗口。不過不要擔心,只要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有機會改善的。
頭發和壽命有直接關系么?
常有人問:"白頭發多是不是說明命短?"其實,頭發狀態與壽命并無直接因果關系,但卻是身體健康的"預警信號"。頭發的生長依賴毛囊、血管、激素和免疫系統的協同作用,當機體出現異常時,頭發會通過色澤、質地、密度的變化發出警示。
頭發的狀態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像遺傳會影響頭發的基礎特征,比如發質、發量。此外像使用不合格的洗發水、洗頭發的習慣、頻繁燙染等等因素都可能影響頭發的狀態,甚至導致頭發干枯、脫發等問題。
當然除去遺傳和一些外部因素,身體的一些問題也會“反映”在頭發上。比如當心血管功能下降時,毛囊供血不足,頭發會變得干枯易斷,甲狀腺激素失衡會打亂毛發生長周期,導致彌漫性脫發。這些現象說明,頭發的異常往往“暗示”身體可能出現了問題。
醫生透露:頭發有這4個特征,一般更健康,更長壽
1、色澤飽滿無暗沉
健康頭發的黑色并非單調死板,而是自帶"高光感"。這種自然亮澤源于毛囊深處的"色素制造機"——黑素細胞正常工作,持續為毛干輸送黑色素顆粒。當飲食中缺乏蛋白質、銅鐵鋅等關鍵營養素時,黑素合成效率下降,頭發就會變得灰啞無光。
同時,頭皮分泌的油脂會形成一層“護發精油”,就像給頭發打了天然"護色蠟",讓光線反射更均勻,呈現出溫潤的光澤感。
2、發量充沛分布勻
撥開頭發觀察頭皮,健康狀態下能看到細密的毛囊均勻排列,頭頂的發縫不要太寬,最好不要超過0.5厘米,當發量充足時,發際線自然流暢,逆光觀察無明顯透光區。若出現局部斑禿、發縫變寬或發際線快速后移,可能是毛囊受激素影響,或是免疫系統誤攻擊毛囊的預警信號。
3、強韌耐拉少斷發
取一根頭發輕輕拉伸,健康發絲能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斷裂,松手后會恢復原狀。這種韌性來自頭發中角蛋白形成的"蛋白質骨架",需要充足的蛋氨酸、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支撐。
頻繁染燙會破壞毛鱗片結構,使角蛋白鏈斷裂,導致發絲抗拉力下降,出現梳頭時斷發增多、發尾分叉等問題。
4、觸感柔軟有彈性
健康頭發的柔軟度類似新生的草葉,觸摸時無粗糙卡頓感,彎曲后能迅速回彈。這種特性與發絲含水量密切相關,當頭皮血液循環良好時,毛乳頭會持續輸送水分和營養,保持角蛋白分子的水合狀態。長期脫水或營養不良會導致發絲含水量低,變得僵硬易折,就像干燥的枯草缺乏生機。
從"頭發健康"到"全身健康",這3個習慣很關鍵
1、營養補給
蛋白質是頭發的"建筑材料",雞蛋、瘦肉、豆腐都是優質來源。每周吃2-3次深海魚,比如三文魚、鱈魚,其中的Omega-3能減少毛囊炎癥。
堅果、深綠色蔬菜要常吃,鋅、銅、鐵等微量元素能激活黑色素合成,預防頭發發黃發白。每天保證500克蔬菜水果,藍莓、西蘭花等抗氧化食物能保護毛囊、延緩機體老化。
2、洗護要點要注意
洗頭水溫控制在40℃以內,油性發質每周洗2-3次,干性1-2次即可,選擇溫和洗發水,避免含酒精、硫酸鹽的強力清潔產品。
濕發時毛鱗片張開易受損,梳頭從發梢開始輕輕梳理,染燙間隔至少3個月,吹頭發保持20厘米距離。每天花5分鐘用指腹按摩頭皮,促進血液循環給毛囊"供氧"。
3、改善身體內環境
長期壓力會升高皮質醇抑制頭發生長,可以發掘一些好的解壓方式,比如去公園曬太陽、聽音樂等等;23點前入睡,毛囊修復黃金期在午夜;有基礎疾病的人群需控制指標。飯后散步20分鐘避免久坐影響循環。
每一根頭發的健康,都是身體機能良好的印證。讓我們從今天起,把對頭發的關注轉化為對生活方式的調整,用健康的發質書寫生命的活力,讓頭發成為我們走向長壽的美麗見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