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為小,月中為大”,這里說的如果以小大暑來看,意思是農歷六月初到來本個月的是小暑,而六月中到來的半個月是大暑節氣。這里說明的不僅是炎熱天氣分大小,還說明是時間在六月遞進的一個過程。
小暑小來,但是后人把陽歷時間作為節氣分界點了。根據以太陽歷來分,通常在7月初,具體時間是在7月7號到7月8號這兩天時間來入節的。而老祖宗使用了農歷之后,小暑入節時間可不一定在六月初到來了。有可能在五月,也有可能在六月中到來了。可見,不同小暑入節時間還是有不同年景的,這主要是因為農歷有閏月的年景。
今天到了7月7號了,正是太陽在黃經面105度的日子,因此,這個日子就是叫小暑。小暑到,我們將要面臨的是暑熱難耐了。并且,根據老祖宗的說法,小暑這個時節可不一般了,有一些習俗講究要提前知曉了。
不是迷信!今日小暑,記得:1要嘗、2要喝、3要吃、4不坐,可別大意了。具體指哪些呢?我們一起來聽聽老祖宗是怎么講究的。
1要嘗
這里說的是品嘗新米,也就是食新的習俗。因為在南方,第一季水稻已經收割歸倉了。當新稻谷曬干之后,農民們就可以把稻谷碾成大米。在新大米嘗新的時候,煮熟之后,第一碗大米要先供祀先人。以這種方式敬畏先人,不忘先祖,是傳統孝道文化的傳承。同時也告訴我們,糧食大豐收了,不能忘本。因此,今日小暑,吃新米嘗新很有必要的。
2要喝
到了小暑,天氣炎熱了,人們出的汗也比較多了,因此這個時候身體補水很重要了。不能等到了人感覺口渴的時候再補水。我們要多次少量喝水,保證身體水分的正常代謝。當然,補水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說有喝綠豆湯、喝酸梅湯、喝銀耳湯等等。不同方式都是可以補充人體必要的水分的。
3要吃
這里說的是根據習俗,在小暑入節的時候要吃的應季食物。苦夏吃羊湯,也就是說在小暑入節的時候,能夠吃上一碗羊湯,可以讓人們開胃補能量了。畢竟在暑熱的時候,胃口通常不好,身體能量流失比較大,吃羊湯可以增強能量。
小暑吃黃鱔。有句老話說“小暑黃鱔賽人參”,并且還是一種小暑補夏的好食物。還有小暑的時候可以吃新鮮上市的蓮藕。不管是吃藕帶還是蓮藕清炒,還是蓮藕煨湯來喝都是非常好的時令美食。
4不坐
這里說的是在小暑時節,天氣是又熱又濕,特別不宜坐戶外的木頭或木凳子。老話說“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特別是雨后天晴,木頭凳子表面好像水分蒸發干了,但是木頭內部還是很潮濕的。因此,人作為這樣的木凳子上時間久了,木頭內部的潮氣會侵身引起身體不適的。因此,小暑到,盡量不緊要坐戶外的木頭或木凳子。特別是不宜久坐。
綜上所述,今日小暑,古人總結出來的習俗講究我們還是有必要參考一下的,可別大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