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外界普遍對特朗普的執政風格持質疑態度,甚至將其視為"非傳統"政治人物時,他在政治與經濟領域已悄然實現多項戰略目標。"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不再停留于宣傳層面,其政策導向正切實推動美國朝著預設方向演進,盡管這一事實令不少觀察者難以接受。
特朗普重掌白宮后,首先在關稅領域展開強勢布局。
今年2月至3月間,美國以芬太尼問題為由,率先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大貿易伙伴啟動20%的全面關稅措施,這一舉措被外界稱為"芬太尼關稅"。隨后在4月2日,美國進一步將關稅政策升級為全球范圍的"對等關稅"行動,對主要經濟體征收10%至49%不等的額外關稅,標志著其貿易戰略進入全面施壓階段。
在此背景下,美國迅速展開多輪經貿談判。截至目前,已有四個國家與美方達成協議:英國成為首個簽署正式協議的國家,中國則達成臨時性框架協議,越南與柬埔寨兩個東南亞國家也基本敲定合作細節。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與柬埔寨最初面臨的"對等關稅"稅率分別高達46%與49%,幾乎位列所有受罰國之首。經過談判,越南本地產商品稅率降至20%,轉口貿易商品仍維持40%;柬埔寨協議細則雖未完全公開,但推測與越南模式相近。
對于日本、歐盟等談判難度較大的經濟體,美國采取了"持久戰"策略,通過延長10%基礎稅率的適用期限來保持壓力,而非在7月9日這個預設節點恢復高額關稅。
至于其他經濟規模較小的國家,特朗普則展現出強硬姿態,計劃直接發送稅單確定稅率,范圍在10%至70%之間,這種差異化處理既體現了"美國優先"的實用主義,也反映出其談判策略的靈活性。
在關稅政策之外,特朗普將大量精力投入另一項重大改革——"大美麗"法案。
這項涵蓋減稅、增加財政支出、調整行業補貼、提高國債上限等內容的綜合性法案,被視為其經濟政策的核心支柱。特朗普為法案設定了7月4日的簽署截止日期。最初被外界視為一種施壓策略,但隨后他通過多種手段督促參眾兩院加速審議,最終在截止日前將其簽署為法律。
盡管該法案遭到包括前盟友、特斯拉實際控制人馬斯克等在內的強烈反對,特朗普仍堅持推動其落地,展現出對核心政策的堅定執行力。
然而,在貨幣政策領域,特朗普遭遇了強有力的阻力。自上任以來,他多次公開"建議"美聯儲降息,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始終未予妥協,即便面對解職威脅仍堅持原有政策立場。
近期,鮑威爾在公開場合明確表示,美國降息節奏放緩與關稅政策導致的通脹壓力有關,這一表態被視為對特朗普的直接回應。不過,這一局面可能因國際石油市場變化而改變。
本周末,OPEC+成員國召開會議,決定自8月起每日增產54.8萬桶原油。這一增產決策被視為對特朗普政府的"神助攻",增產消息公布后,國際油價迅速反應,7月7日開盤美油價格即下跌1.5%。
考慮到全球原油產能已處于過剩狀態,未來油價可能長期維持在60美元左右的低位,這將有效緩解關稅政策對物價的上行壓力。隨著油價對沖效應顯現,美聯儲若繼續維持高利率政策將面臨更大壓力,降息或成為必然選擇。
從關稅政策到"大美麗"法案,再到與美聯儲的博弈,特朗普在經貿領域的三大核心議題上均取得實質性進展。
無論這些政策對美國及全球經濟的影響是正面還是負面,其執行效率與結果都印證了特朗普的執政能力,他確實將多項看似難以實現的政策目標轉化為現實。在政治極化與全球化逆流的背景下,這種"結果導向"的執政風格或許正是其政策能夠推進的關鍵所在。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