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磚灰瓦披上“新衣”
雜亂線纜“隱身”歸整
家門口的道路平整寬敞
這份看得見、摸得著的改變
讓居民們忍不住紛紛點贊!
宜居住宅改造是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實事,對改善群眾生活條件、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具有重要作用。自濱湖區馬山街道啟動第一輪宜居住宅改造工程以來,街道不斷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步伐,著力解決老舊小區居民生活中的煩心事、揪心事。
近日,隨著最后一面外立面粉刷完成、腳手架陸續拆除,馬山街道宜居住宅改造一期工程宣告完工。居民們親眼見證了家園從設施陳舊、環境雜亂到如今煥然一新、宜居舒適的華麗轉身,紛紛點贊。
朝霞新村、峰影苑、古竹新村...這些老地名滿載著馬山人的回憶。作為馬圩年代最久的幾個小區,紅磚灰瓦的樓房曾是時代的印記。然而,歲月流逝,基礎設施老化、配套缺失、空間不足、外墻破損等問題日益突出,成了困擾居民的“老大難”。
回應民生期盼,改造應勢啟動。在經歷了多方摸排和研討后,2024年下半年,馬山街道宜居住宅改造工程一期正式啟動。一期改造范圍包含峰影苑、峰影苑二期、朝霞新村、古竹新村、棲云苑安置房、履豐苑安置房等,共涉及房屋115棟,住戶4977戶,住宅建設面積約 65 萬平方米。改造前期,街道、社區、物業等多方合力,深入調研居民需求,將合理建議融入設計方案,力求改到群眾心坎上。
歷時9個月,一期改造圓滿收官!改造后,小區建筑物外立面得到翻新,樓道屋頂和公共部位破損得到全面修復,以往雜亂無章的線纜經過外墻序化整理,使整個小區環境更加整潔有序。
同時,小區的內部道路統一修補平整,峰影苑和朝霞新村內部均增設了停車位、分片區加裝非機動車充電設施和新能源充電樁,步道系統一并完善。
此外,小區綠地系統、主出入口綠化景觀等眾多方面均得到升級。此前居民提出的基礎性訴求均進一步得到了滿足,居民們迎來了居住環境大幅提升的“高光時刻”。
與此同時,馬山街道宜居住宅改造二期工程已緊鑼密鼓展開,將惠及梅梁新村、樂山新村、迎暉新村、萬景橋小區等區域的居民,持續解決老舊社區頑疾。
當老樓變成新居,記憶融入現代生活,宜居住宅改造重新定義了“新”與“舊”。這是一項改到群眾心坎上的民生工程,讓居民收獲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也讓城市的“里子”更加美麗宜居!
素材:魅力馬山
編輯:王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