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一早,位于浦東金楊新村街道的香山中學迎來了愛心暑托班的孩子們,大家正在聚精會神地聆聽開班第一課《高舉隊旗跟黨走 爭當科創小先鋒》,教育引領少先隊員們爭當愛黨愛國、勤奮好學、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
記者在現場看到,各個教室里都開展著豐富的暑托班活動,這一邊的班主任帶領孩子們認真學習夏季防暑等實用的應急安全知識;另一邊孩子們在志愿者的幫助下,饒有興趣地用自己的小手來繪畫古詩中的故事……
今年夏天,浦東團區委、區教育局聯合相關單位繼續開展浦東小學生愛心暑托班,于7月7日至8月15日開辦,全區共開設142個辦班點284班次,服務小學生1萬余人,參與志愿者2800余人,引導和幫助小學生度過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假期,切實緩解假期“看護難”問題。該項目已連續12年列為市為民辦實事項目,同時是2023-2025年市民心工程,也是區民生實事項目。
浦東團區委積極回應群眾實際需求,精心組織、系統推進,切實將愛心暑托班這項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一方面,筑牢安全保障防線。嚴格落實“四不兩直”檢查制度、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供餐“白名單”等辦班保障機制,構筑安全的辦班環境。根據暑期高溫天氣特點,為各辦班點配備防暑保障包,為每位小學生、志愿者定制專屬防暑保障套裝,用心用情守護小學生、志愿者的快樂一“夏”。
同時,持續擴大辦班規模,辦班點從去年的120個增加至142個。其中,惠南鎮開設7個辦班點,覆蓋5個鎮管社區,浦興路街道等7家街鎮開設6個辦班點。辦班點位設在學校、黨群服務中心、青年中心等陣地,滿足社區居民、新興領域青年等群眾的就近托育需求。
愛心暑托班作為面向大、中、小學生的育人一體化平臺,不僅有效緩解了小學生暑期“看護難”問題,更在實踐中深化了育人實效。多年來,上海電機學院持續為暑托班定向輸送大學生志愿者,累計參與志愿者1000余人,建立崗位輪值、積分激勵等管理機制,并鼓勵志愿者們結合自身專業優勢,為小學生提供科創體驗、航模制作等多元化活動支持,形成“大手牽小手”的良性互動。青年學子們在志愿服務中實現自身價值,用知識回報社會,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在豐富特色活動內容方面,堅持“五育”并舉,整合各方資源,將成長引領寓于托管服務,為各辦班點配送適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活動1.1萬余場,涵蓋科技創新、文化傳承、心理增能等優質內容,通過喜聞樂見、深入淺出等多樣方法,讓小學生們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創新能力,讓孩子們在快樂和關愛中成長。
各辦班點化身“夏日充能站”,進一步豐富活動種類和數量,滿足小學生個性化需求。
金楊新村街道以上海市香山中學“美育”為特色貫穿托育始終,開設“吉言扇語”手繪扇、“巧手生花”非遺手工剪紙、“流沙繪夢”沙畫繪制等一系列活動,用多元藝術形式讓小朋友感知色彩之美、線條之韻、技藝之妙,培養審美審觀和創造力。
浦興路街道通過開展“少年·武動”主題活動,每天利用90分鐘的武術學習和游戲互動,加強青少年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為“五育”并舉注入鮮活實踐。同時設立“家長陪餐日”,邀請家長走進校園,全方位了解學生用餐情況,面對面傾聽意見建議,第一時間落實改進。
南匯新城鎮依托上師大附屬浦東臨港科創小學特色,為孩子們開啟了一扇科創的大門,開展“趣味數智宮”“七巧建筑師”“臺球小將”“Kapla積木搭建”等活動,將力學知識、光影成像原理等抽象的數理知識具象為可操作裝置,小朋友們在一個個有趣的裝置中邂逅未來科技,啟迪科學思維。
祝橋鎮攜手區域化團建單位深度參與活動設計,構建起“紅色鑄魂”“藍色啟智”“綠色探新”特色鮮明的“三色”育人矩陣,帶領孩子們走進張聞天故居、國門安全生物展廳、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為孩子們打開認知世界、熱愛家鄉的多元窗口,將愛心暑托班打造成安全有序、內涵豐富的假期成長樂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