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江之畔的人民城市,上海市楊浦交通管理支隊機動大隊副大隊長倪嘉輝11年來用法治保障人民權益,用真情傳遞城市溫度,用智慧解決交通難題,在紅綠燈下彰顯了法治的“刻度”與“溫度”。
楊浦區五角場環島是全市車流量最大、路網最復雜、商業體最密集的路口。倪嘉輝分析群眾出行、停車等需求,巡線丈量了5條主干道及18個支小路口,還運用支隊的“治堵系統”,詳細分析50多萬條基礎數據,梳理出4個重要擁堵點,創新提出“圈層控流”理念,提議將五角場交通樞紐劃分為包含20余處主要路口和路段的“核心區、控制區、分流區”,分區施策。
為解決核心區“進得來”難題,他提議在每個近2分鐘的信號燈周期內,將淞滬路進入環島的綠燈增加4秒,將黃興路進入環島的綠燈遲啟10秒,將核心區的通行效率提升32%。為解決控制區“出得去”難題,他創新試點“拉鏈式”管理措施,將翔殷、國和路口的中環路上匝道由原先的單車道通行調整為雙車道交替通行,上匝道主線通行車速提升17%。為解決分流區“跑得快”難題,他建議在多條道路區間增設“潮汐式”可變車道,大幅提升通行能力。三管齊下,五角場交通樞紐交通狀況大為改觀。
倪嘉輝還牽頭推出共青國家森林公園和地鐵站間的免費巴士,轉化約20%的自駕車主選用公共交通入園,并拓展臨時停車位750個,有效化解游客“停車難”。此外,他還推動在1.5公里邯鄲路區間增設非機動車道,邯鄲路周邊路口非機動車通行效率由此提高50%以上,解決了復旦大學廣大師生和周邊居民的出行難題。
法條有刻度,執法有溫度。身為一名交警,倪嘉輝在基層執法過程中逐漸感悟,“現場處罰是‘果’,更重要的是‘因’,要從當事人思想源頭上解決問題。
“我闖紅燈只是想多送幾單、多掙點錢。”去年,倪嘉輝執勤時將逆向行駛的外賣騎手小王攔下,小王竟失聲痛哭。原來,小王多拉快跑是想多賺點錢供老家的妹妹上大學。了解情況后,倪嘉輝擺事實講道理:“只有安全地跑,才能讓妹妹更安心地讀書!”倪嘉輝語重心長的勸解打開了小王的心扉。事后,倪嘉輝所在的“肖玉泉中隊”還和小王所在外賣站點結對,倪嘉輝經常帶隊上門做安全宣講。
現在,這個站點160多名外賣騎手每天上崗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交通安全課”,該站點騎手的交通違法率下降了85%!
(勞動報記者 包璐影)
來源:中工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