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生的意義是玩"這一話題登上熱搜,在物質豐富但精神壓力增大的時代,網友重新思考傳統成功學之外的生命價值。與強調奮斗和責任的主流價值觀不同,"玩"的生活哲學獲得越來越多網友的認同,社會價值觀的變遷揭示現代人在物欲環境下對心靈自由的渴望。
女明星楊冪的一句話上熱搜:“聰明人別活在別人的眼光里,別活在自己的情緒里,人生的意義本來就是由自己決定的。”馬老師海上“兜風”再次上熱搜,2025年7月4日,馬老師在法國圣特羅佩被網友偶遇,當時他乘坐豪華游艇,佩戴白色草帽和墨鏡,欣賞海景并拍攝照片。7月5日,馬老師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廣場低調現身。
社交媒體正經歷一場關于人生意義的集體反思,有關人生意義“焦慮”成了常見的熱搜話題,普遍談及的焦慮源于生存的多重壓力,物質消費代替了精神滿足,網絡媒體傳播攀比文化,永無止境的競爭感,傳統價值觀與現代生活脫節。人們在“內卷”中渴望從過度強調成就的文化中解放,重新體驗本身的價值。
“玩”的人生意義迅速引發網友的共鳴,從“必須成功”的枷鎖中解脫,從“追求意義”的重負中逃離,人生是各種各樣體驗的疊加,吃喝玩樂不等于虛度光陰,吃苦耐勞也不等于意義非凡,生命價值不是由外部標準定義,而是在于個人的真實體驗與感受,每個人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玩”是人生自主而愉悅的生存狀態,能夠產生對抗異化生活的奇效。
“玩”不是簡單的娛樂消遣,而是存在哲學的一種深刻反映形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君子不戲”的訓誡,也有佛家“佛陀游戲度人”的智慧?。當今游戲文化的元素滲透,數字游戲成了文化創意產業的“重頭戲”,2024年,中國數游產值突破3000億元,為電影產業的六倍?,游戲不只是娛樂產品,儼然成了眾多網友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
搜狐創始人張朝陽反對“玩”的人生哲學,他認為人生不應只追求快樂、及時行樂,人的大腦構造就是勞作的命,人生要過得有意義,通過勞動與責任實現自我價值。不同學科對“玩”的定義不同,生物學定義的“玩”非常原始,為人的本能活動;哲學存在主義定義的“玩”是自我創造的過程;心理學定義的“玩”能促進人的認知發展與情感健康?。
人生意義既不是單純的“玩”,也不是一味的“奮斗”,而是認識生命的有限性,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對生活保持好奇、開放與熱愛的態度,讓每個平凡日子都閃耀生命的光彩。有些網友和知名哲學家信奉“人生本無意義”,他們給出了人生無意義的理由:“99%的人在三代過后,時間會抹平存在過的一切痕跡。人們活著的這短短幾十年的體驗就是人生的全部意義。”
新哲學用廣效論解釋自然事物的存在和運動,也用廣效論解讀社會事物存在和運動的現象。新哲學廣效論的效用或效應的多樣性、多元性和多態性在新人生哲學上表現為人生價值和意義的多樣性、多元性和多態性。正像美并非原本存在,美在新哲學的概念上是從人們愉悅情感的文化效應中產生的一樣,生命和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并非原本就有,價值和意義在新哲學的概念上是從人們認知理性的文化效應中產生的。
沒有千遍一律的人生,沒有一成不變的選擇。過得開心知足就是好的人生,過得不開心不知足就是差的人生。當人生處于“衣不裹體、食不飽腹”、知識、技能和經驗匱乏的狀態時,賺錢和滿足基本的物質生活需求就是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當人生處于“財富敲門,衣錦還鄉”、認知、才干和經歷飽滿的狀態時,自我實現和滿足文化生活需求就是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