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深秋的巴黎居里實驗室,一位年輕的中國女科學家屏息凝神,眼睛緊貼顯微鏡。
在原子核乳膠底片上,她突然捕捉到從一個點發射出的四條清晰徑跡——這是人類首次觀測到鈾核四分裂現象的確鑿證據。
這一發現,讓西方科學界震動,約里奧-居里在學術會議上莊嚴宣布:“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物理學上最有意義的工作!”
數十年后,美國情報機構在解密檔案中給這位女科學家標注了一個令人心驚的代號——“比核彈還恐怖的中國女子”。她就是中國原子能之母何澤慧。
蘇州網師園的亭臺水榭間,1914年出生的何澤慧在“無何不開科”的科舉世家長大。這個家族在清代三百年間孕育了15名進士、29名舉人,書香浸潤了她的童年。
1932年,18歲的何澤慧以狀元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卻遭遇系主任葉企孫的勸阻:“物理不適合女生”。她目光如炬地反駁:“你能說中國婦女不行嗎?科學救國的理想,男女皆可擔當!”
四年后,這個曾被質疑的女生以全系第一畢業,第二名正是她未來的丈夫錢三強。
當錢三強赴法跟隨居里夫人深造時,何澤慧選擇了一條更艱難的路——遠赴德國攻讀彈道學,一個從未接收外國學生、更無女性的軍事敏感專業。
她直闖柏林高等工業大學校長辦公室:“我的祖國正在遭受日本侵略,我要學軍工救國!”
校長被她的赤誠打動,她由此成為該校彈道學專業首位外國留學生,更是全球極少數精通武器物理的女性。
二戰烽火中,被困德國的何澤慧在海德堡實驗室做出重大發現:1945年,她首次觀測到正負電子彈性碰撞現象,英國《自然》雜志稱之為“科學珍聞”。
此時,她與錢三強的聯系被戰爭切割成每封僅25字的“電報式情書”。
1945年,錢三強用25個字向她求婚:“我向你提出結婚請求,如能同意,請回信,我將等你一同回國?!?/p>
這時,她回應道:“感謝你的愛情,我將對你永遠忠誠,等我們見面后,一同回國?!边@可能是科學史上最簡短的婚約。
在巴黎居里實驗室的新婚歲月里,這對“中國的居里夫婦”迎來了科學巔峰。
1946年,他們合作發現鈾核三分裂現象;僅數月后,何澤慧獨自在顯微鏡下捕捉到鈾核四分裂的確鑿證據——四條裂變徑跡如同宇宙綻放的花朵。西方媒體爭相報道時,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為他們開出了頂級待遇。
1948年,這對科學家抱著7個月大的女兒,穿越重重封鎖回到戰火初熄的祖國。面對質疑,何澤慧的回答斬釘截鐵:“外國再好也是異鄉,祖國再窮也需要科學扎根!”
在北京東皇城根的一個舊倉庫里,何澤慧開始了中國原子能的“墾荒”。
研究所成立時只有5個人,連最簡單的儀器都沒有。她騎著自行車穿梭于舊貨市場,用淘來的五金件組裝設備;沒有精密機床,就親手打磨零件。當蘇聯專家撤走并斷言“中國20年造不出核乳膠”時,何澤慧在昏暗的實驗室發起挑戰。
核乳膠是觀測原子核反應的“眼睛”,當時全球僅英美掌握技術。何澤慧帶領小組從零開始,經過420次試驗,在1956年研制出靈敏度超越英國依爾福G5的原子核乳膠。
日本物理學家朝永振一郎訪華時驚嘆:“難以相信!他們完成了不次于世界第一的成果!”這項成果獲得新中國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
當中國決定研制原子彈時,何澤慧承擔起最基礎卻最致命的任務——精確測量核反應數據。
1962年,她創造性地用自制載鈾乳膠澄清了國外235U熱中子裂變截面的數據分歧,其結果至今仍是國際標準。
1965年,氫彈研制關鍵時刻,何澤慧受命組建突擊隊:“半年內必須測準氘和鋰-6的反應數據!”她坐鎮實驗室日夜攻關,提前完成任務,為氫彈方案選擇掃清障礙。
令人扼腕的是,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頒發時,這位解決關鍵技術的科學家卻因“錢三強夫人”的身份未能列名。面對不公,她只淡然道:“,在國家需要時,我盡力了,足矣。”
走進中關村14號樓那間20平方米的舊屋,何澤慧的簡樸令人震撼:白灰剝落的墻面,老舊的木地板,書桌上堆滿文獻。
單位配的專車被她拒絕,92歲仍擠公交上班;國家要修繕房屋,她說“夠住就行”;價值連城的網師園祖宅,她無償捐給國家。
1992年錢三強逝世后,她將書房保持原樣,仿佛丈夫仍在身邊。
溫家寶總理連續五年中秋探望她,臨別時她像朋友般笑問:“明年還來嗎?”總理鄭重承諾:“以后每年都來?!?/p>
2007年,93歲的何澤慧仍堅持到高能物理所上班。她推動研制的“慧眼”衛星方案,最終成為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的名字——科學界以最崇高的方式銘記她的貢獻。
2011年6月20日,97歲的何澤慧安詳離世。美國媒體稱她為“最令西方忌憚的中國女人”之首,而她的自評卻樸素如初:“科學家就該樸素、真實、勤奮、誠實、講真話?!?/p>
何澤慧的書桌上,一臺老式顯微鏡陪伴她直至生命終點。當年,這臺儀器曾見證鈾核四分裂的閃光;晚年,它映照過科學家清癯的面容。
當西方因她的科研突破而顫栗時,她蝸居陋室的身影,恰似中國科學精神的豐碑——簡樸其外,堅韌其中。
她的乳膠配方已封存于歷史,但她研磨出的精神乳劑,永遠顯影著中國科技工作者最本真的底色:以赤子之心鑄大國之器,用無聲奉獻應時代驚雷。
九十七載人生路,三萬日夜報國情。
鈾核裂變驚寰宇,陋室孤燈照汗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