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褐色的木紋會議桌上,青瓷茶盞騰起的熱氣模糊了常務副市長趙承安的鏡片。他望著投影儀上跳動的城建規劃數據,右手無意識摩挲著西裝內袋 —— 那里躺著一張燙金請柬,邊角印著暗紋祥云,中央 “品酒會” 三個瘦金體小字泛著冷光。
這是他本月第三次收到星河集團的邀約。作為主管城市建設的副市長,趙承安對這家地產巨頭的示好再熟悉不過。但這次請柬里附著的照片,讓他指尖發涼:深紫色絲絨襯布上,擺放著兩瓶印有 “內部特供” 字樣的白酒,瓶身標注著 “1978 原漿”,泛黃的酒標仿佛訴說著陳年往事。
“趙市長,這可是真正的茅臺老酒,市面上有錢都買不到。” 三天后的私人會所里,星河集團董事長周明遠親自揭開紅綢,琥珀色的酒液在水晶瓶中輕輕搖晃,“當年我父親在貴州插隊,機緣巧合存下了這批酒,特意留著招待貴人。”
趙承安端起酒杯,醇厚的酒香混著檀香鉆進鼻腔。記憶突然閃回二十年前,初入官場的他在老領導家喝到過類似的味道。那時老領導說:“特供酒,喝的不是酒,是人情?!?此刻周明遠的手指叩擊桌面,發出規律的聲響:“城東那塊地,還請趙市長多費心?!?/p>
從那以后,“特供酒” 成了趙承安辦公室的常客。有時是裝在普通紙箱里的神秘包裹,有時是深夜訪客帶來的木盒。他逐漸摸清了門道:酒標上的年份越久,意味著對方所求越大;酒液的色澤越深,背后的利益輸送越重。某次酒局后,他在文件審批單上簽字的手微微發抖,墨水在 “星河國際” 四個字上暈染開來。
然而,平靜的假象在一次例行檢查中被打破。市監局執法人員在星河集團倉庫發現了一批 “特供酒”,包裝與趙承安辦公室的如出一轍。消息像野火般迅速傳開,紀委的調查通知書很快擺在了他的案頭。
“趙市長,這些酒怎么解釋?” 審訊室的白熾燈刺得人睜不開眼,紀委工作人員推過來一摞照片,“據我們調查,這批酒是周明遠從地下作坊定制的,成本不過百元。” 趙承安盯著照片里熟悉的酒標,胃里翻江倒海 —— 那些他以為價值連城的 “特供酒”,竟是徹頭徹尾的騙局。
更致命的證據還在后面。周明遠為了自保,交出了秘密錄制的視頻:酒桌上,趙承安舉著酒杯與他碰杯,醉意朦朧中滿口承諾;深夜辦公室里,他小心翼翼地將 “特供酒” 收進保險柜...... 每一個畫面都像重錘,將他的仕途和尊嚴擊得粉碎。
看守所的鐵窗漏進一絲月光,趙承安蜷縮在角落,回想起第一次喝 “特供酒” 時的場景。那時的他,何嘗不知這酒背后的門道?只是在權力和利益的誘惑下,他選擇了自欺欺人,把廉價的勾兌酒幻想成珍貴的陳釀,把違法的交易美化成 “人情往來”。
隨著調查深入,以 “特供酒” 為紐帶的腐敗網絡被連根拔起。多名官員因收受 “特供酒” 落馬,涉及項目金額高達數億元。新上任的市委書記在廉政大會上展示那些仿制的 “特供酒”,語重心長地說:“這些看似珍貴的瓊漿玉液,實則是腐蝕人心的毒藥?!?/p>
趙承安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在押解前往監獄的路上,他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城市,想起曾經在酒局上夸下??谝蛟?“百年工程”。如今,那些被 “特供酒” 澆灌的項目千瘡百孔,而他的人生,也像那些虛假的酒液,終將在歲月中揮發得一干二凈。這座城市依舊車水馬龍,只是曾經的 “特供酒” 傳說,成了街頭巷尾警示后人的反面教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