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顯
在古時,燈火很貴,不普及,人類到了晚上,無事可干,唯有看星。尤其是在秋冬之間,日短夜長,在家里躺著無聊,更是非得看星不可。
因此,古人對于星宿的熟悉,好比今人的明星八卦,根本就是常識。此所以在《詩經》、唐詩等等文學作品,經常看到人們對星星的描述和比喻。
時至今日,天文學家對于天上星宿的知識,比起幾百年前、幾千年前,根本不可以道里計,連比也不能比。然而,就一般民眾而言,住在市區,繁燈璀璨,根本看不到星星,更遑論觀星了。對于天文知識,一無所知的占了大多數﹕大家都知道“火星”,可是誰能在天空中把它辨認出來?百中無一。
同樣原理,在以前,不論男女,誰都懂得做飯,這也是基本知識。我的長輩,誰人都懂做魚翅、鮑魚等大菜,小炒更加不在話下。想吃一道菜,首先想到的,不是去餐廳吃,而是設法問人,在友人的身上學會了,回家自己弄。
可是,今時今日,做飯變成了專門知識,懂得的人越來越少,皆因堂食和外賣比自己做飯更有性價比,就是自己做,也只是簡單的弄一些預制菜﹕幾元一包酸菜魚,連粉條,誰可抗拒這平價呢?
漸漸地,在家里做飯,演變成為了富豪大戶的奢侈享受,因此,包括City’Super在內的高價食材店,越來越流行。
時至今日,人們對于食材與烹飪的知識,縱是前人窮盡幻想,也不可能企及。我看Gordon Ramsay使用亞洲食材的純熟,也嚇了一跳。
然而,從另一方面看,由于預制菜的流行,對廚師的烹飪知識要求,也是越來越低。在可見的未來,炒菜機器人也將會越來越流行,相信廚師這職業也將式微,而只剩下設計菜色、決定入貨、計算價格的總廚,換言之,只有最強者方能留下來,其馀沒達到最高水平的,只有被淘汰,就像以前的平民觀星者淘汰剩下了天文學家,這是社會進步的必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