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外交部長王毅在布魯塞爾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舉行第十三輪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王毅說,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即將舉行的新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備受矚目。“中歐不應該尋求對抗。”法新社3日引述王毅的話稱,中歐“不能因為有差異就視為對手,不能由于出現分歧就尋求對抗”。卡拉斯表示,歐中是伙伴,雙方在支持聯合國主導地位、維護國際法和國際秩序等重大議題上有著共同責任和重要影響。
此外,王毅強調,中國并不是美國,不能用看美國的方式看待中國的崛起。其中,“中國并不是美國”這句話,最值得歐洲各國細品。要知道,與美國尋求全球擴張的野心不同的是,中國在處理對外關系上講究的是互利共贏,絕對不會像美國那樣,以犧牲別國的發展利益謀取私利。就拿中歐關系來說,雖然不能保證雙方沒有任何分歧,但這也并不意味著就要對抗。就像王毅外長在會談中所說,中歐關系經歷了風風雨雨,但合作始終是主基調。反觀美歐關系,早已不見了昔日的友誼。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資料圖)
中國這步棋走得很聰明。王毅選擇這個時候訪問歐洲,完全是踩準了節拍。特朗普剛剛把歐洲盟友得罪了一圈,中國馬上就過去表示友好,這種對比效應簡直不要太明顯。中國外交部門顯然對國際形勢的判斷非常準確。他們看到了特朗普政策的根本矛盾:一方面想要收縮,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徹底放手;一方面想要省錢,另一方面又要維持霸權。這種矛盾的政策必然會導致盟友關系的裂痕,而這正是中國可以利用的機會。
當然,憑借美國在盟友當中維護了幾十年的權威,盡管特朗普這么胡作非為,但美國的盟友們此前還是想盡了辦法,試圖說服特朗普回心轉意。可是到現如今,各國對特朗普的實際用意和一意孤行程度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說的簡單點,就是全球都已經收到信號,如果沒有中國的實力,指望特朗普改變主意,恐怕難上加難。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王毅外長出訪歐洲,如果能和歐洲加深關系,未來即便特朗普或者繼任的美國總統改變當下的主張,他們后路恐怕也已經被斷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然而,還有看不清形式的國家。當地時間7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自創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發文稱,美國與越南達成一項貿易協議。緊接著,特朗普又發文表示,“協議條款為:越南將對任何出口至美國領土的商品支付20%的關稅,對任何轉運貨物征收40%的關稅。”自特朗普發動關稅戰后,越南被美國施加了高達46%的所謂“對等關稅”稅率。如今雙方簽字了,意味著美國對越南減稅26%。特朗普此舉目的很明確,就要堵死通過“從中國進口產品,加工后通過越南出口賣給美國”這一途徑。
7月3日下午,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就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一事提問。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美國對全球貿易伙伴加征所謂“對等關稅”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中方一直堅決反對。中方注意到相關情況,正在開展評估。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樂見各方通過平等磋商解決與美方經貿分歧,但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手段達成交易。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中方將堅決予以反制,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美國和越南完成關稅談判(資料圖)
越南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它有權做出任何選擇。但如果這種選擇損害了第三方的利益,那就另當別論了。要知道,中國是越南最大的貿易伙伴。如果轉口貿易商在越南出口到美國的關稅是40%,而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同類商品關稅相當或更低,那中國商人還有必要繼續留在越南嗎?越南這樣搞,不排除會出現中國商人從越南撤走、中國企業從越南撤資撤退的情況。其實,假以時日,美國與中國仍將是全球最大的直接貿易伙伴,而最大的輸家到那個時候還是越南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