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起,南方多地高溫預警升級,40℃熱浪直撲農田。王嬸前天在玉米地除草,干到晌午突然栽倒。送醫時體溫41.
5℃,醫生說這是熱射病。“出出汗排排毒,莊稼人哪有怕熱的?”這是不少農民掛在嘴邊的話。
可今年夏天,村里已有3個老漢熱暈在地里。高溫不是“曬得慌”,真能要人命。
先看組數據:未來三天,華南最高溫39-41℃,局地超42℃。農科院監測,持續38℃以上高溫,早稻灌漿期縮短5天。更揪心的是,農民中暑風險比城里人高2倍。
為啥?
地里沒樹蔭,干活一蹲就是幾小時。汗珠子掉地摔八瓣,可身體早扛不住了。這3類人最危險,家里有務農的得注意。
頭一類是55歲以上的老把式。汗腺退化,熱了不覺得渴,等頭暈時晚了。
李大爺62歲,上周割稻子沒戴草帽,現在還在ICU。第二類是有老慢病的,高血壓、糖尿病最常見。
血管脆,一熱血壓飆到180,腦溢血說犯就犯。村醫說,上個月收麥季,他跑了7趟送降壓藥。第三類是胖墩兒莊稼漢。
肚子上肉厚,散熱像裹棉被,干半小時就喘不上氣。隔壁村二壯180斤,前兒挑糞暈倒,臉都曬脫皮了。有人說“出汗好,排濕氣”,這是老理兒害了人。
汗里99%是水和鹽,排毒靠的是肝腎,不是汗腺。
去年張嫂蒸桑拿治“濕氣”,結果低鈉血癥進醫院。
農忙防暑,不是偷懶,是保命。清晨5點到8點,傍晚5點后下田最穩妥。
每干1小時,歇10分鐘,喝口淡鹽水。草帽、毛巾、長袖子,比“涼快”重要多了。別等眼前發黑、心跳蹦到120次才停手。
熱射病死亡率超50%,搶救晚半小時,人就沒了。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老祖宗早提醒過。
順應天兒干活,比硬扛著強。
莊稼是寶,命更是寶。這兩天,村頭大喇叭天天喊:“熱得狠,歇一狠!
”您家有下田的人嗎?
這3類風險得記牢。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咨詢專業醫生或農技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