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河南人,一年四季分明,夏天的解暑水果主要是西瓜,便宜還好吃,不過,一定要買本地瓜,幾毛錢一斤,要是去超市,麒麟瓜也很貴,一般4塊多一斤,將近本地瓜的10倍。
不過,卻很少吃椰子,最多是買那個“從小喝到大的”椰汁。
今年閨女說想去海南轉轉,說是“椰風海韻”,當爸的只有同意。一下飛機,熱浪混著海腥味劈頭蓋臉砸過來,路邊椰子樹高得戳破天。
這讓我想到了大學時睡在上鋪的兄弟,小時候他爸打他,說小樹不剪不直,他回懟:“我是那椰子樹,不用管,也是直的。”
1、海南人摘椰子,也有諸多講究
在俺們本地超市,椰子多為黃褐色的“老臉”,擺久了還滲黑斑。可到了文昌東郊椰林,看果農林叔砍椰才開眼。他挎著砍刀,搓了搓手,蹭蹭幾下就爬到樹上,感覺身子比猴子還靈活。
他選的都是青中透灰的椰子:“這叫‘中青皮’,汁水最足!”手起刀落,“咔嚓”一聲,汁水順著刀口滋出來。
“你們內地吃的多是‘老椰’,肉厚但汁少,齁甜!”林叔抹了把汗,“咱講究現砍現喝,你嘗嘗看”他插根吸管遞給我。
嚯!清甜里帶點青草香,跟“從小喝到大”的椰汁口感完全不一樣!旁邊有本地人說:“放了超過半天的椰水,鮮味就差遠了,我們當地人人更愛現砍現喝的那口清爽!”
2、椰子也分三六九等,海南人門兒清
走進三亞第一市場,椰販的攤前“小黑板”寫得明明白白:
- 青椰:汁多微酸,解暑神器,8塊一個;
- 金椰:肉厚汁甜,送禮有面,15塊不講價;
- 糯米椰:稀罕貨!肉軟像年糕,25塊得預定。
青椰與金椰
攤主抄起金椰敲給我聽:“好椰聲音悶,像鼓聲!要是聽到‘咚咚’響的椰子,早脫水啦!”
我好講歹講,以最優惠的價格買到一個糯米椰,讓攤主順手劈開,雪白的肉顫巍巍,用勺一刮竟拉絲。閨女驚呼:“這比咱家的涼粉還嫩!”
糯米椰
3、椰子的魂,在海南人的日子里扎了根
在我們那里,椰子頂多是奶茶配料。可在海南,我算見識了啥叫“椰味人生”:
- 早茶店阿婆用椰汁和面,蒸出暄乎的椰子包;
- 大排檔老板剁椰肉炒椰子雞,湯滾了一定要我喝頭碗,笑稱:“鮮掉眉毛啦!”
- 最絕是路邊阿公,拿椰殼刨成勺,舀著椰肉拌辣椒鹽,吃得嘖嘖響:“下酒比花生米強!”
那晚在萬寧夜市,看見個學生妹蹲攤邊,捧個椰青寫作業。吸溜一口汁,筆尖唰唰不停。這場景,跟俺們家的學生扒著碗喝胡辣湯趕早自習一模一樣——吃食不同,可那股子鮮活勁兒,透骨子里的像!
4、海南椰子出島,拼的也是“快”字訣
朋友他姐夫做椰子批發生意,帶我逛冷庫大開眼界:“椰青保鮮就7天,雖然不像荔枝一樣,但也要跟時間賽跑。”
工人們流水線作業:砍葉、拋光、貼標,最后套上透氣網套防止磕碰,全程冷鏈車直送機場!。姐夫舉著手機吼:“杭州要兩百箱金椰,今晚必須飛走!”
“你們內地吃的椰青,八成是摘了五六天的。”他掰開個冷庫角落的樣品,汁水發渾,“這樣子的貨在海南白送沒人要,運出去照樣賣十塊!”想起超市里擺的蔫椰子,突然明白為啥不喜歡買椰子。
說句掏心窩子的:
海南的鮮椰汁,味道確實好喝,到海南一定要嘗嘗,來海南不吃椰,等于白來,特別是樹上自然成熟剛砍下來的,還有那個糯米椰。
椰子雖然有硬殼包著,但也是嬌脾氣,離了樹,出了海南,魂就散了一半。
回家后,閨女見到超市里的椰子,非要買回去嘗嘗,可喝了幾口卻嘟囔:“比海南的少股海風味兒!”
這話在理:椰子的魂,是頂著海南日頭、就著咸濕海風、吸足了寶島水土長出來的。
這口鮮,離了海南島,再貴的冷鏈也差點意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