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虧您當時做工作對方沒有申請對我們公司賬戶進行保全,不然我這倆月的經營肯定受影響。近期我們雙方又有新合作了……”7月7日,銀川市西夏區人民法院鎮北堡法庭庭長寧波收到一起涉旅產業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被告發來的短信。
這起糾紛要從今年5月的一次“失敗”的保全說起。寧夏某建筑公司于2023年承建某旅游景區部分景觀改造工程,雙方約定兩年質保期后由被告結清剩余工程款,但2025年質保期結束后,被告未按時付款。建筑公司負責人多次找其催要未果,遂于5月將其告上法庭,要求保全、凍結被告公司的賬戶。
近日,鎮北堡法庭法官判后走進企業進行回訪,送法進企業。
立案后,被告公司法定代表人在與寧波電話溝通中袒露擔憂:“現在正逢旅游‘黃金周’,如果賬戶被凍結將直接影響員工工資發放和物資采購,涉訴信息還可能會影響公司營收,能不能寬限幾天?‘黃金周’后我們就有錢結清工程款了。”
考慮到原告已經失去對被告的信任,寧波便啟動“五員聯調”機制,組織法庭會同西夏區勞動監察大隊、鎮綜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單位工作人員成立調解團隊,以司法威信彌補雙方之間信任不足的問題。
“賬戶凍結后對企業征信、招投標資質確實有實質影響,對方經營受阻,還錢也相應會受阻。”
“不保全賬戶不代表就可以無限期延期還錢。你有還錢誠意,后續才能繼續合作。”
調解員們一邊勸原告“放棄”保全,另一邊勸被告積極履約。3個小時后,讓所有人意外的是,被告當庭湊齊并支付了原告全部未付工程款。
無獨有偶。當日,寧波還收到另一起涉旅票務推廣糾紛當事人的感謝短信:寧法官,16.3萬元全部收到了,感謝你們當時費心協調。
“當時我給一心想要一次性拿全款的原告不斷地做調解工作,最終他接受了分期履行的還款協議,所以我一直在擔心這份‘保證’落了空。”隨后,寧波向記者講述了這起讓他心里大石落地的糾紛。
為承接被告某旅游公司的票務推廣工作,原告某傳媒公司在簽訂合同時向被告支付保證金30萬。哪知票務推廣工作完成并達到被告要求后進行結算時,被告卻始終拖延支付下剩欠款16.3萬元。氣不過的某傳媒公司一紙訴狀將旅游公司訴至法院。
考慮到訴訟成本、審理周期、后續合作等因素都可能影響企業經營,雙方最終接受了寧波的調解建議。
不過,對于如何履約卻有了分歧。傳媒公司想“一次到位”,但旅游公司卻表示“因經營周轉問題有難處”。
“畢竟曾經合作,整天一起辦公,情誼還在,不如讓一步,分兩期還?協議里可以約定只要對方不履約,就可以申請強制執行……”寧波的一番勸解,讓原告接受了“兩期返還,6月底還清”的調解協議,原告則誠意十足地當場支付了第一筆還款。6月底,第二期欠款也全部付清。
“鎮北堡法庭轄區5A級旅游景區1家,4A級景區3家,各類旅游企業30余家……”寧波表示,鎮北堡法庭立足轄區旅游業發展現狀,在影視城設立旅游糾紛聯調工作站、成立“看見賀蘭”演藝小鎮“楓橋式共享法庭”等,積極運用“五員聯調”多元糾紛解決機制、依托巡回審理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涉旅糾紛前端化解成功率100%,切實為旅游影視特色產業發展成長提供了堅實有力的司法屏障。
來源:寧夏法治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