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96期】
當裝修糾紛陷入僵局,除了對簿公堂,是否還有更優解?汝城法院用一場高效調解給出了答案:不僅握手言和,更實現糾紛“一站式”徹底解決。
案情聚焦:定制衣柜起風波
2021年10月,祝某為裝修向某裝飾公司定制衣柜,約定安裝驗收后付清5000元尾款。然而,部分柜門安裝后即出現封邊開膠脫落問題。雖經裝飾公司多次維修,柜門開膠變形問題反復出現,未能根除。祝某遂以質量為由拒付尾款,拒接催款電話,矛盾激化,最終成訟。
立案調解:速度與溫度并行
案件進入汝城法院,承辦人劉法官當日即行動,致電雙方評估調解意向:“標的額小、爭議明確,調解省時省力,是否愿意嘗試?”獲得肯定答復后,劉法官迅速敲定調解時間地點。
專業引導:聚焦解決而非對抗
調解現場,劉法官始終秉持中立,巧妙引導雙方輪流陳述、控制節奏,有效化解對立情緒。其溝通技巧高超,成功將雙方注意力從意氣之爭轉向問題解決本身。法官緊扣事實與法律,避免細枝末節糾纏,客觀分析利弊,精準定位“履行方案可操作+雙方利益平衡點”。
圓滿結局:微信掃碼,當庭兌現
在法官專業且不懈的公平引導下,雙方最終達成一致。簽完調解書后,被告祝某當場掏出手機,通過微信轉賬爽快支付了協商確定的最終貨款金額。清脆的掃碼提示音,標志著這起糾紛在法庭內實現“一站式”徹底解決,免除了后續執行程序,更體現了當事人對司法調解權威的信服與對契約精神的尊重。原告某裝飾有限公司起訴的同類型系列糾紛共6件,在法官庭前調解下均獲高效化解:其中2件當庭兌現,3件被告庭外主動給付貨款后原告撤訴。
司法為民:調解賦予正義新內涵
汝城法院將持續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提升調解實效。調解絕非“和稀泥”,而是具備法律效力的高效解紛方案——無需漫長等待,不必高昂成本,程序不傷和氣! 調解以其高效、經濟、和諧的特點,讓公平正義以更快的速度、更暖的溫度抵達群眾身邊。
「供 稿」張 穎
「編 輯」譚 娟
「一 審」唐盼霞
「二 審」胡敏剛
「三 審」張 梁
01.
02.
03.
04.
0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