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事關伊朗采購中國殲-10CE一事,再度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雖然伊朗采購中國裝備一事,已經過去了,但是近期發生了一件事情,讓外界再度將目光鎖定在伊朗的身上。
近日,烏茲別克斯坦喜提兩架全新的殲-10CE戰機。
對此很多人可是很納悶,甚至都懷疑這是不是假消息,為何事前沒有收到一丁點消息?
烏茲別克斯坦此舉屬于真正的悶聲發大財。
這就讓我們想到了伊朗。
此前伊朗遭到美以的重創,不僅伊朗軍隊的高級指揮官與核專家遭到暗殺,就連伊朗的核設施也沒能幸免。
美國更是借此機會再度展示了一把什么叫做遠程轟炸。
與伊朗形成對比的是巴基斯坦,在中械裝備的加持之下,巴基斯坦將印度打的滿地找牙。
無論是伊以沖突還是印巴沖突,均沒有持續很長時間。
只不過結果完全不同。
裝備大量俄制武器的伊朗,在此前沖突中的表現可謂是一言難盡。
而擁有中械裝備的巴基斯坦,卻讓印度付出慘痛的代價。
這個時候伊朗將目光轉向了東方,但是在外界看來,伊朗的意愿并不強烈。
因為中伊早在2016年就簽署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聯合聲明,明確“司法、安全以及國防”為重點合作領域,雙方約定加強軍事技術交流、聯合演習和反恐協作。
在2021年,簽署了《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協議》,總價值高達4000億美元。
這份協議中也包括軍事合作。
【中伊合作,需要伊朗積極配合】
然而多年過去了,中伊合作成果極為有限。
比如說伊朗沒有給中國建設網傳的合作特區,也沒有港口,這與中沙合作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情況。
別忘了,伊朗可是將港口交由印度建設,但是中國作為伊朗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似乎被冷落。
更別提中國主動將伊朗邀請至上合組織。
從這一方面來看,是伊朗的猶豫不決,讓中伊合作難以有所突破。
換句話說,如果伊朗從合作協議簽署之后,就積極與中國展開合作,此前也不會在美以聯合打擊之下如此被動。
巴基斯坦就是伊朗最好的例子,印度不是自詡“軍事強國”嗎?
結果被巴基斯坦狠狠收拾了一次。
短期之內,必然不會對巴基斯坦再度動手,而伊朗則依靠手中的導彈,以及以色列攔截彈庫存不足的前提下,勉強和以色列打成平手。
基于這樣的背景,有消息稱伊朗準備采購殲-10CE,數量為36架。
在君明看來,伊朗在這個時候想起中械裝備,屬于為時已晚。
畢竟,只采購36架殲-10CE,數量明顯不足。
而且從采購到訂購再到交付、訓練飛行員,配備防空導彈、預警機等一系列裝備,沒有十年或八年的時間是難以完成的。
美以絕對不會眼睜睜看著伊朗完成中械體系的搭建。
特別是內塔尼亞胡很清楚,特朗普的任期只有四年,以色列必須在這四年的時間里,解決自己和伊朗之間的問題。
再加上全球范圍內除了伊朗采購殲-10CE,印尼、埃及等國家,均屬于潛在客戶。
泰國、阿聯酋、阿根廷、哥倫比亞以及阿爾及利亞等國家,也是殲-10CE的意愿國家。
中國人辦事,一向講究公平對待,伊朗想要獲得優先交付權,很難很難。
對此,伊朗最佳選擇就是先采購防空導彈、陸軍裝備和無人機。
甚至可以從巴基斯坦采購一批梟龍戰機,以此來解決自己的燃眉之急。
畢竟,伊朗事關我國一帶一路向西發展能否順利推進。
我們還是非常愿意幫助伊朗的。
【伊朗采購殲10CE,為時已晚?】
但是烏茲別克斯坦采購殲-10CE一事,為何沒有高調宣傳?
原因其實很簡單,這很有可能是我國新的選擇。
按照烏茲別克斯坦獲得殲-10CE的速度來看,未來三年之內,也許能完成24架殲-10CE的交付工作。
到了那個時候,烏茲別克斯坦的實力將會大幅提升。
同時,烏茲別克斯坦已經采購了中國低空導彈,下一步很有可能會采購中國預警機。
這樣一來,烏茲別克斯坦很有可能是下一個擁有中械作戰體系的國家。
這對于我國而言,有著另外一層深意。
試想一下,當伊朗沒有被打垮之前,伊朗東部方向的國家是安全的。
美軍已經被迫撤離阿富汗,中亞地區的戰略壓力并不大。
巴基斯坦如今面對印度,也不會輸得一敗涂地。
倘若伊朗被美以打敗,或者被分裂,中亞地區將會陷入巨大的危機之中。
阿富汗的實力上不了臺面,巴基斯坦要提防印度。
這個時候,中亞就屬于高度空虛的狀態之中。
屆時,烏茲別克斯坦就會成為地緣戰略的最重要防線。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未雨綢繆,需要提前做一些準備。
伊朗不出事自然是最好的,一旦有特殊情況,烏茲別克斯坦的作用就是區域拒止。
烏茲別克斯坦與巴基斯坦、阿富汗相互配合之后,中亞和南亞也不會出現任何大動蕩。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雖然這是我國的新選擇,但是也屬于無奈之舉。
如果伊朗的實力足夠強大,中伊合作全面鋪開。
伊朗沒有朝三暮四,我們壓根就不需要考慮扶持烏茲別克斯坦。
正是因為伊朗實力不足,我們才需要才提前布局,這就是中國的戰略眼光。
恰好烏茲別克斯坦也能明白我國的良苦用心,才能讓雙方的合作進一步深化。
換句話說,如果伊朗在未來某一天倒下了,我們就可以啟用第二個選擇,那就是進一步扶持烏茲別克斯坦。
如今根基已經筑牢,就看伊朗下一步是否會對中國徹底敞開合作大門。
伊朗如今要做的,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時間和空間。
但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個關鍵時期,柬埔寨似乎要“背刺”中國。
按照日本媒體此前報道的消息,柬埔寨宣稱已經和美國在關稅談判中達成協議。
雙方將于近期發布關于對等關稅的聯合聲明。
代表著柬埔寨成為繼越南之后,第二個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的東南亞國家。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柬埔寨為了緩解紡織業等支柱產業的壓力。
要知道,美國是柬埔寨最大的出口對象。
【柬越對美國妥協,沒有好下場】
此前越南冒著極大的風險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可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如今柬埔寨也選擇對美國妥協。
在君明看來,美國這就是故意的,故意精心布局,拉攏東南亞國家,破壞中國在東南亞的經濟戰略布局。
別忘了,越南與美國達成的關稅協議對于越南而言,堪稱是“新時代的南京條約”。
協議的內容是,美國會對越南商品統一征收20%的關稅。
對經過越南轉運的商品征收40%的關稅。
越南對美國商品提供零關稅的“完全市場準入”。
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這對越南沒有任何好處。
而柬埔寨,2024年出口總額為262億美元,約有40%的商品出口至美國。
特朗普曾一度揚言,要對柬埔寨征收49%的對等關稅。
這對于柬埔寨而言,尤其是對于該國的紡織業而言,完全是一次重創。
而且坊間還猜測,柬埔寨很有可能以擴大進口美國商品為由,做出了妥協和讓步。
美國之所以要對東南亞國家下手,完全是出于繼續推動印太戰略的目的。
眼看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以一帶一路為前提,不斷加深合作。
從基礎設施再到貿易,成果可謂是相當豐碩。
這讓美國感到深深的不安,想通過關稅談判破壞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
眼下,泰國雖然還沒有和美國達成關稅協議,但是伴隨著美國不斷施加壓力之后,泰國的立場能否堅定不移,也是一個未知數。
但是美國可能忽略了很關鍵的一點,那就是東南亞距離美國很遠,距離中國很近。
再加上東南亞國家與中國不斷深入合作之后,不僅得到真正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改善了民生,促進了就業。
比如說中老鐵路、中柬鐵路、中泰鐵路。
切切實實會帶動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還為周邊國家提供更多的合作機會。
試想一下,誰會眼睜睜看著這個機會從眼前溜走?
估計沒有人會放過這個機會。
【東南亞三條鐵路,可帶動經濟發展】
別看越南和柬埔寨與美國達成協議,短期之內雖然可以緩解壓力,但是長期依賴美國市場,相當于被美國套上了枷鎖。
如果某一天發現枷鎖越來越緊,想要掙脫的時候,估計沒有那么容易。
相比之下,悶聲發大財的烏茲別克斯坦就高明多了。
不聲張、不炫耀,低調發展,然后給西方一個出其不意。
這與越南和柬埔寨可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面對這種情況,咱們不僅要佩服烏茲別克斯坦的手段,同時也要佩服我國的戰略眼光。
僅憑這份智慧,足以讓西方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就是21世紀的中國,這就是那個擁有五千年歷史,還屹立不倒的中國所擁有的實力與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