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關國產榴蓮批量上市的新聞不斷出來,從6月起到9月份,國產“樹上熟”榴蓮將陸續開始采摘,7月中下旬后會有更多榴蓮進入成熟期。如果你是一個榴蓮愛好者的話,那么一定會問跟車厘子一樣的問題,為什么車厘子/榴蓮要進口,國內不能種植嗎?相比于車厘子是因為反季節原因才導致冬天需要進口外,榴蓮更多的是因為生長環境太苛刻導致國內能種植的區域不多。
Part.01
榴蓮的種植條件
榴蓮身為熱帶水果中的 “貴族”,對生長環境的要求近乎苛刻。它偏好終年高溫的氣候,年均溫度需穩定在 24℃以上。這就是為什么國內的榴蓮主要進口自東南亞國家泰國,越南,菲律賓,馬拉西亞等。因為溫度的限制,國內符合種植條件的只有有著東四省之稱的“海南”。
找到了符合條件的種植地區后,你還得承受得住榴蓮的變態種植門檻。除了溫度,榴蓮對土壤、濕度等條件也很挑剔。它適宜生長在土層深厚、肥沃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同時,生長期間需要充足且分布均勻的降水,以維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在漫長的生長周期里,從種下種苗到迎來首次掛果,短則 4 - 5 年,長則 10 余年,這不僅考驗著種植戶的耐心,更對資金的持續投入提出了高要求檻。試問,哪個果農能承受住這種4-5年不豐收的成本壓力,直白點4-5年不賺錢,你受得了嗎?
Part.02
海南榴蓮種植現狀
雖然道路難走,我們就擅長集中力量辦大事。自 2018 年起,海南正式開啟大規模榴蓮種植的探索之旅。經過數年的精心培育,2023 年,首批規模化種植的榴蓮終于迎來豐收季,成功掛果上市,宣告著國產榴蓮產業邁出了關鍵一步。
如今,海南的榴蓮種植版圖不斷擴張,保亭、三亞、樂東等地已成為榴蓮種植的核心區域。以保亭縣為例,其種植面積已超萬畝,形成了頗具規模的六大種植基地。2025 年,三亞的榴蓮種植基地同樣碩果累累,三亞市榴蓮協會會長郎海波透露,今年三亞、樂東、陵水等地新增種植面積近 2000 畝,總種植面積突破 14000 畝,預計產值可達 2000 噸。隨著種植技術的日益成熟和種植面積的穩步增長,未來幾年,海南榴蓮產量有望實現爆發式增長。
夏日陽光
Part.03
國產榴蓮的優勢
海南種植的榴蓮有一個優勢就是能夠實現 “樹上熟”。進口榴蓮由于長途運輸的需要,往往在果實尚未完全成熟時便被采摘,隨后在運輸途中通過人工手段催熟,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榴蓮的口感與風味。
海南榴蓮則能在枝頭自然成熟,待到果實從果柄處自然開裂、脫落,才被采摘下來。這般成熟方式,賦予了榴蓮軟糯香甜的絕佳口感,只需站在樹下,便能聞到那濃郁醇厚的香氣。此外,新鮮采摘的國產榴蓮能以更快的速度送達消費者手中,極大地縮短了從果園到餐桌的時間,確保了榴蓮的新鮮度和品質。不僅如此,今年三亞還成功實現了國產榴蓮的反季節掛果,且反季節果實的口感和味道與應季果實并無二致,這意味著未來消費者能在更長的時間里品嘗到美味的國產榴蓮。
Part.04
國產榴蓮產量少,價格高
雖說國產榴蓮的登場給市場帶來了新活力,但目前其價格仍讓許多消費者覺得 “高攀不起”。“干堯”“金枕” 等品種每斤售價百元以內,而 “貓山王”“黑刺” 等高端品種每斤價格更是突破百元大關。
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源在于產量。盡管海南榴蓮種植面積逐步擴大,可面對我國龐大的榴蓮消費市場,當前的產量只是杯水車薪。2024 年,海南全省榴蓮產量約為 300 噸,而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榴蓮進口國,2024 年榴蓮進口量高達 156 萬噸,國產榴蓮在市場份額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供不應求的局面,使得國產榴蓮價格短期內難以大幅下降。
夏日陽光
SUMMER
以上就很好解答了為什么國產榴蓮這么貴,國內為什么不能大范圍種植榴蓮,國產榴蓮的現狀。隨著海南榴蓮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真的能實現 “榴蓮自由”,盡情享受這美味水果帶來的甜蜜滋味。讓我們共同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