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近年來,商洛法院聚焦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以“解紛+普法”雙輪驅動模式,將法治教育與糾紛化解深度融合,通過創新普法形式、強化多元解紛、凝聚社會合力,打造“天平之光”司法護未品牌,在秦嶺腹地撐起未成年人保護的“法治藍天”。
院校協同系好“法治紐扣”
“同學們,大家有誰知道我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什么嗎?”
“民法典!”在同學們異口同聲的響亮回答中,法治教育課正式拉開序幕。
6月19日,洛南縣法院石門法庭庭長王娟結合發生在身邊的典型案例和校園生活常見場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鮮活的法治故事,為石門鎮五臺小學200余名學生講了一堂生動實用的法治教育課,引導同學們明辨是非,自覺樹立遵紀守法的底線思維,強化規則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用民法典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系好“法治紐扣”。
“被取難聽綽號怎么辦?”“被高年級同學欺負了怎么辦?”
互動環節,針對同學們提出的一系列問題,王娟結合法律規定提出了具體可行的防范策略和自我保護建議,還向同學們贈送了民法典漫畫書,給學校贈送了民法典等書籍資料。法院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通過與學校協同聯動,凝聚合力構筑未成年人保護的堅實防線,讓法治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基層聯動織密“法治網格”
“小明15歲,能在道路上駕駛電動自行車嗎?”
“能”“不能”……同學們的答案并不統一。
“同學們,在道路上駕駛電動自行車必須年滿16周歲。”法官給出了正確答案,部分學生表示自己以后改正,不再違法騎車。
在暑假來臨之際,為進一步提高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強未成年學生自我保護能力,使其遠離違法犯罪行為,平安愉快地度過暑假,6月27日,商州區法院大荊法庭聯合大荊司法所、交警中隊共同為大荊中學的師生帶來了一堂專業且生動的法治課。
課堂涵蓋交通安全知識、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校園暴力的表現及危害、與信息網絡有關的犯罪的規定、網絡安全、防溺水知識、野生動物保護相關規定等熱點問題,同時提示同學們遠離毒品。大荊中學七年級、八年級全體同學認真傾聽,積極參與互動問答,同學們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受到法治熏陶。
大荊法庭建立“送法進校園”長效機制,通過此次校園普法活動,給同學們送上暑假法治大禮包,讓法治思維、法治信仰浸潤校園,推動法治精神融入日常校園生活。
現場解紛彰顯“柔性司法”
6月30日,鎮安縣法院米糧法庭高效化解一起因校園內學生打鬧引發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為未成年人撐起司法保護傘。
5月28日,學生毛某與學生熊某在課間休息時嬉戲打鬧,熊某不慎將毛某絆倒,導致毛某三顆牙齒脫落。干警通過走訪學校、調取監控、詢問當事人,全面了解事件的經過后,隨即組織雙方家長進行調解。法官一方面從民法典關于侵權責任等法律規定進行釋法說理,明確責任劃分;另一方面,以“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切入點,引導雙方換位思考,共情溝通。經過多次“背對背”“面對面”的調解,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協議:熊某家長一次性賠付毛某醫療費、營養費等共計18000元,這起涉及未成年人侵權糾紛得到妥善化解。
此次糾紛的成功化解,是米糧法庭長期開展“一庭一特色”建設工作,對校園糾紛早介入、早調解,將矛盾化解在訴前,通過柔性司法守護未成年人成長。
護苗成長強化“以案釋法”
6月17日,商南縣法院湘河法庭干警通過“調解+司法確認”模式,高效化解一起因學生課間玩危險游戲引發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
轄區中學兩名學生在課間活動游戲時發生意外,導致一名學生兩顆門牙斷裂。在調解前法官干警將事發視頻向雙方家長播放,充分了解雙方家長的想法和情緒后,考慮到該案涉及未成年人,且事情并不復雜,涉及賠償數額不大,若進入訴訟程序不僅耗時長還可能延誤治療,影響同學情誼。
法官干警針對這起校園矛盾,客觀分析事故前因后果,耐心講解民法典中未成年學生在學校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侵權責任相關法律規定,提出合理的責任劃分建議,積極引導雙方家長從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維護同學之間和諧友愛的角度出發,就此事進行理性、平等協商。通過釋法明理,各方家長就責任認定和賠償金額達成一致意見,并由法院進行司法確認。侵權孩子家長當場履行了賠償義務,向受傷孩子家長支付一萬元,校園糾紛得到有效化解。
隨后,法官干警以案釋法,指出安全教育是家庭和學校需要共同承擔的責任,只有讓責任意識扎根于日常教育,才能真正筑牢校園安全的法治屏障。
司法護苗,茁壯成長。商洛法院始終將未成年人保護作為司法為民的重要抓手,堅持“解紛+普法”雙輪驅動的工作思路,打造“天平之光”護未品牌,既注重法治教育的普及推廣,又著力解決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切實將司法保護延伸至未成年人成長的各個環節。(李從熇 劉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