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eacat
2025年6月30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附條件批準伯瑞替尼用于MET擴增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這是全球首個獲批的單藥治療MET擴增NSCLC患者的適應癥,預示著MET擴增NSCLC進入精準靶向治療時代。
根據KUNPENG研究隊列2和隊列3 的數據,MET擴增且EGFR 野生型、ALK重排陰性、ROS1重排陰性、KRAS突變陰性NSCLC患者接受伯瑞替尼治療的客觀緩解率(ORR)為48.8%,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7.4個月,中位總生存期(OS)為13.9個月。伯瑞替尼符合條件參加2025醫保目錄談判,如果順利,MET擴增適應癥明年就能醫保報銷。
圖片來源:攝圖網
1
作為腫瘤驅動基因的MET擴增
MET擴增作為繼發耐藥基因異常,大家比較熟悉,但MET擴增也可不伴有其他驅動基因異常,如EGFR、ALK、ROS1、KRAS等的情況下,單獨作為腫瘤驅動基因異常。MET擴增作為驅動基因異常,在NSCLC中較為少見,發生率在1%-5%。
以往作為驅動基因異常的MET擴增沒有針對性的靶向療法,治療還是照搬驅動基因陰性患者,即化療+免疫。但MET擴增是傳統化療及免疫方案療效不佳的獨立不良預后因素,研究顯示MET擴增NSCLC患者接受標準治療的ORR低至9.1%,中位PFS僅有75.0天,因此MET擴增患者亟待更高效的靶向療法。伯瑞替尼的獲批正滿足了這種需求,而伯瑞替尼的獲批也標志著MET擴增成為NSCLC必檢的驅動基因異常,那么MET擴增應該怎么檢測呢?
MET擴增檢測的金標準是FISH檢測,需要用到腫瘤組織樣本,如果無法獲取足夠多的腫瘤組織樣本進行FISH檢測,那么小量組織樣本或血液樣本進行NGS檢測MET基因拷貝數(GCN)也可以,但需要注意血液樣本對MET擴增檢測的靈敏度較低,容易漏檢。
目前MET擴增缺乏一致認可的標準,不同研究采取的標準都會有差異。KUNPENG研究隊列2和隊列3 采取的標準是MET GCN≥6。NMPA正是基于KUNPENG研究隊列2和隊列3的數據附條件批準伯瑞替尼用于MET擴增NSCLC的適應癥。
2
化療和腦轉移不影響
伯瑞替尼治療MET擴增療效
KUNPENG研究中MET擴增隊列(隊列2和隊列3)共計入組86例MET擴增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這些患者均為EGFR 野生型、ALK重排陰性、ROS1重排陰性、KRAS突變陰性,且 MET GCN≥6,84.9%(73/86)的患者為腺癌,89.5%(77/86)的患者為男性,88.4%(76/86)的患者有吸煙史,25.6%(21/86)的患者基線存在腦轉移。
隊列2納入33例未接受過MET抑制劑治療,標準治療(含鉑化療方案)失敗MET擴增患者。隊列2患者接受伯瑞替尼治療的 ORR為48.5%,疾病控制率(DCR)為78.8%,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為11.0個月,中位PFS為6.2個月,中位OS為11.7個月。
隊列3納入53例未經治療的MET擴增患者。隊列3患者接受伯瑞替尼治療的ORR為49.1%,DCR為77.4%,中位DoR為12.1個月,中位PFS為8.3個月,中位OS為15.5個月。
21例基線存在腦轉移的患者的ORR為47.6%,DCR為85.7%,中位DoR為11.0個月,中位PFS為8.3個月,中位OS為14.7個月。
從上述數據看,無論患者是否接受過化療,是否存在腦轉移,伯瑞替尼同樣有效,療效差異不大。
圖片來源:攝圖網
3
安全性需要關注外周水腫、肝功能
安全性方面,全人群治療期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TRAE)發生率為90.7%(78例),其中≥3級TRAE發生率為31.4%(27例)。
導致受試者暫停用藥事件發生率為12.8%(11例),導致受試者發生劑量降低事件發生率10.5%(9例),導致受試者發生永久停藥事件發生率為11.6%(10例),導致受試者發生死亡事件發生率為1.2%(1例)。
常見的TRAE(發生率≥20%):外周水腫(44.2%)、低蛋白血癥(33.7%)、低鈣血癥(25.6%)、低白蛋白血癥(25.6%)、ALT升高(24.4%)和貧血(23.3%)等。
圖一 合并分析伯瑞替尼6項臨床研究的安全性數據
4
MET擴增靶向治療剛剛起步,
仍需更多精準藥物
伯瑞替尼獲批MET擴增NSCLC適應癥,標準著MET擴增成為一種可靶向治療的驅動基因異常。目前MET擴增靶向治療的療效沒有EGFR、ALK、ROS1等驅動基因“亮眼“,伯瑞替尼作為一個”起步“可以接受,然而總生存期仍只有十來個月,這與缺乏伯瑞替尼耐藥后高效的后續治療有關。未來靶向c-Met的ADC或抗體類藥物或許能”接力“伯瑞替尼,進一步延長MET擴增患者總生存期。
參考文獻
1、 https://www.avistonebio.com/news_detail/101.html
2、 Ko J, Jung J, Kim ST, et al. MET gene alterations predict poor survival following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Pathol Oncol Res. 2022 Nov 22;28:1610697.
3、 Sun D, Tao J, Yan W,et al. Optimal Treatments for NSCLC Patients Harboring Primary or Acquired MET Amplification. Technol Cancer Res Treat. 2022 Jan-Dec;21:15330338221128414.
7月福利
與癌共舞論壇聯手吉因加,推出“吉愛3000”惠民檢項目,最低2000+可及的基因檢測專屬福利,詳情點擊《公益再升級!低至2000+的腫瘤基因檢測,用好了提高抗癌成功率!》了解,或微信掃碼聯系下方小助手進行免費咨詢。
文章聲明: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傳遞醫藥前沿信息和研究進展,不涉及診療方案推薦,臨床上請遵從醫生或其他醫療衛生專業人士的意見與指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