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這場風波,根源在福耀工業村的項目。曹德旺那時候已經是個有頭有臉的企業家了。福耀玻璃1987年成立,到1993年就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募集了一堆資金。他想著用這筆錢在家鄉福清搞個工業村,既能擴大生產,又能回報鄉里。項目總投資3100萬,承包給了福建省第一建筑公司(簡稱省一建)。
開始的時候一切都挺順利,但問題很快就來了。省一建為了多賺錢,把工程層層轉包,質量自然就沒法保證。1993年項目交付時,曹德旺親自帶人去驗收,發現地下室漏水嚴重,墻體材料偷工減料,工期還拖了大半年。
他當場就火了,覺得這工程根本沒法用,直接拒絕支付尾款,要求省一建整改。省一建那邊可不干了,覺得曹德旺這是故意找茬,直接把他告上了法庭。這就是整件事的導火索。
1994年,福清市法院開庭審理這樁案子。曹德旺作為被告,帶著一堆證據上庭,想證明工程質量確實有問題。但庭審過程讓他越來越窩火。庭長孫逸民態度很強硬,幾次打斷曹德旺的陳述,甚至不怎么看他提交的證據。曹德旺覺得自己被當空氣,根本沒得到公平對待。
憋了一肚子火的曹德旺終于爆發了。他站起身,直接沖著孫逸民喊:“我知道你拿了200萬包他們贏,別以為我會這樣放棄!”這話一出,整個法庭都炸了鍋。這可不是小事,直接指控庭長收賄,性質太嚴重了。
盡管曹德旺當庭這么一吼,一審的結果還是對他不利。法院判福耀得支付尾款,等于完全站在了省一建這邊。曹德旺咽不下這口氣,馬上提起上訴。他不是那種輕易認輸的人,接下來的六年,他跟這案子死磕到底。
上訴期間,曹德旺做了不少功課。他找建筑專家重新勘察工業村,收集更多證據,還申請凍結省一建的賬戶,防止對方轉移資產。公司里有人勸他算了,覺得打官司太費錢費力,但他就一句話:“錢可以再賺,原則不能丟。”
到了2000年,這場官司終于有了轉機。最高人民法院介入,經過調解,雙方達成協議:福耀支付尾款,但省一建得賠償質量問題帶來的損失。這結果算不上大勝,但至少讓曹德旺守住了底線。
回頭看曹德旺當年的怒吼,到底是怎么回事?從現有的信息來看,他指控庭長收200萬,更可能是情緒化的發泄,而不是有真憑實據。當時庭審確實有偏袒省一建的跡象,但具體有沒有腐敗,誰也說不清。90年代的中國,司法系統還不完善,官商勾結的事不算稀奇,曹德旺的懷疑也不是空穴來風。
這件事后來傳開,在商界和民間引發了不小的討論。有人覺得曹德旺太沖動,差點給自己惹上誹謗的麻煩;也有人佩服他敢說真話,不怕得罪人。不管怎么樣,這場風波沒毀了曹德旺,反而讓他更出名了。
1996年,福耀跟法國圣戈班合作,學了先進技術,雖然1999年分手了,但福耀的實力已經上了一個臺階。2001年,福耀還打了場硬仗。美國和加拿大指控福耀傾銷,他帶著團隊硬剛,2005年勝訴,反傾銷稅幾乎清零。這事讓福耀成了中國第一家告贏美國商務部的企業,名聲更響了。
后來,福耀全球化做得風生水起,在美國、德國、俄羅斯都開了廠,供應奔馳、寶馬這些大牌,成了全球第二大汽車玻璃制造商。2014年,他在美國俄亥俄州投了10億美金建廠,2019年的紀錄片《美國工廠》還記錄了這段故事。
曹德旺不光會賺錢,還特別能捐。從1983年第一次捐款開始,他累計捐了160億人民幣。2010年,他給西南五省旱災捐了2億,還跟扶貧基金會簽了“問責協議”,確保錢用到位。2011年,他把福耀3億股股票捐給河仁慈善基金會,值35億多,開了中國股票捐公益的先河。2021年,他又掏100億建福耀科技大學,想培養高端制造業人才。
他說:“財富是責任,捐出去才輕松。”這心態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門口放個屁股有洞的貔貅,意思是錢得進得出去,這理念也貫穿了他的慈善路。
如今,曹德旺快80了,還活躍在商界和慈善圈。兒子曹暉接了福耀的CEO,他當董事長,盯著戰略和公益。2023年胡潤百富榜上,他以210億排第253位,但對他來說,錢的價值在回饋社會。
從94年的怒吼到現在的成就,曹德旺的故事不只是個人奮斗的傳奇,更是改革開放后中國民企崛起的寫照。他用行動證明,堅持原則和擔當,能走多遠。回頭看那場官司,他輸了面子,贏了里子,也給后人留下了思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