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施工的嘈雜場景正在被一種全新的建造方式取代,取而代之的是,工人們將工廠預制的墻板、樓梯等構件,像“搭積木”般精準組裝,這種被稱為裝配式建筑的新型建造模式,以其綠色環保、高效節能的特點,正在我市建筑行業快速普及,推動著傳統建筑業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
建造一棟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就是要將建筑產品轉化為可預制、可組合、可裝配的工業產品。在湖南臨亞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各條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工人們正在操作自動化設備批量生產裝配式房屋構件。企業負責人介紹,通過工廠預制與現場裝配相結合的方式,能大幅簡化傳統建造流程;同時,通過自動澆筑、振搗、低熱養護、高溫蒸壓釜等環節,能夠減少天氣、人工等因素的影響,改善墻體開裂、滲漏等質量通病,提高防火性和耐久性。
湖南臨亞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俞露濤:我們現在研發一種包覆鋼混凝土結構的體系,這種體系抗震性能好,比原來的結構強度上要增加50%左右,墻體帶蜂窩狀的,它的隔音隔熱效果比傳統的要優良很多,夏天室內比傳統結構溫度要低10攝氏度左右。
提起建筑工地,人們難免想起不絕于耳的噪聲、遍地堆放的垃圾。但在桃江這處裝配式建筑施工現場,基本上看不到建筑垃圾,聽不到刺耳噪聲。與現澆施工不同,裝配式建筑采用工廠預制的標準化構件,通過干式裝配工藝進行施工。這種工藝不僅避免了木質模板常見的跑漿、漏漿問題,更大幅減少了砂石、水泥等傳統建材的使用量,從而在源頭上有效控制了揚塵污染和建筑廢料產生。
湖南臨亞建材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 陳軍峰:工期比傳統方式縮短30%-50%,現場材料節約約40%,減少了施工現場的建筑垃圾,降低揚塵污染和噪音擾民,大大緩解了傳統建筑高能耗的問題。
裝配式建筑產業是我市十大產業鏈之一。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將裝配式建筑產業鏈列為全市重點發展產業給予扶持,重點推進裝配式綠色農房應用,對綠色裝配式農房給予適當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推動裝配式建造方式在全市建設項目中實現“應做盡做”。截止5月底,全市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31.60萬平方米,占新開工建筑面積比例為55.87%,同比增長10.47百分點,全市完成裝配式建筑產值40.24億元,同比增長215%。今年,我市將聚焦針對本土建筑特點和現有建筑基礎,打好“扶持、整合、引進”組合拳,推動綠色建材產業向科技化、精品化方向發展。到2026年,預計產業總產值將達到180億元以上。
? 推薦閱讀
來 源 : 益陽新聞聯播
編輯 :陳曉林
一審:陳曉林
二審:袁少波
三審:李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