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用菌協會、中國種子協會關于防范食用菌“訂單農業”項目風險的提示
近期,農業農村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防范“訂單農業”騙局風險的提示》,指出有不法分子假借“訂單農業”名義,通過合同詐騙、銷售假冒偽劣農業投入品等手段侵害農民權益。食用菌產業因技術門檻較高、市場波動性較大、部分環節標準尚在完善中,從業者尤其是新進入者需格外警惕此類風險。為幫助廣大食用菌產業從業者和農民群眾有效識別風險、加強防范,切實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特提示如下:
一、高度警惕虛假宣傳與名實不符風險
從事食用菌種植前,務必準確辨識食用菌品種的名稱和真實分類,高度警惕不法分子利用商品名稱的相似性進行虛假宣傳和概念混淆。具體表現為:將鹿角靈芝栽培種冒充為珍稀昂貴的野生靈芝;將黑皮雞樅菌(實為長根菇)冠以“雞樅”之名營銷,但其與需要特定共生環境(如白蟻巢穴)的珍稀真雞樅菌是截然不同的物種;將鹿肚菇(實為皺木耳的一種)、姬松茸(實為巴西蘑菇)、赤松茸(實為大球蓋菇)等冠以“松茸”之名銷售,但這些品種均不屬于真正的松茸類別,與依賴特定松樹根系共生的真松茸存在根本性區別。上述被用于混淆名稱的品種(鹿角靈芝栽培種、黑皮雞樅菌、鹿肚菇、姬松茸、赤松茸)均可實現大規模人工栽培,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相對低廉。而真正的雞樅菌和松茸,因其獨特的生長依賴(分別需要白蟻巢穴和特定松樹共生)至今無法人工培育,屬于珍稀野生資源,價格極其昂貴。請廣大種植戶務必認清本質差異,嚴防不法分子以“高收益”為幌子,誘騙高價購買菌種、菌包的欺詐行為。
二、充分重視技術門檻,尋求專業指導
食用菌栽培技術性強,對環境控制、生產管理和病蟲害防治要求高,技術掌握不到位易導致減產甚至絕收。投資前,強烈建議主動向當地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農業科研教學單位、食用菌行業協會等專業機構進行咨詢。全面了解目標品種的栽培技術要點、環境要求、設施設備投入、常見風險及防控措施,科學評估自身技術能力和項目可行性。
三、 深入開展市場調研,理性評估風險
全面收集目標產品的市場信息,包括當前及歷史價格走勢、主要銷售渠道、消費需求變化、行業發展趨勢等。可利用正規農產品信息平臺、行業報告、大型批發市場及電商平臺數據進行比對分析。仔細核實合作方承諾的回收價格是否與市場普遍行情相符,相關農業投入品(菌種、菌包、設備等)報價是否合理。同時,注意查詢合作企業及其推廣模式是否存在負面輿情或糾紛記錄。
四、嚴格核查合作方資質與信用
務必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國種業大數據平臺等官方權威渠道,仔細核查意向合作企業的注冊信息、經營狀態、行政許可(特別是食用菌菌種生產經營許可證等)、信用記錄、涉訴情況等。核實其提供的菌種、菌包等農業投入品是否來源清晰、手續完備、質量達標。對于合同條款、宣傳資料中的各項承諾,務必要求書面落實并核實其真實性和可執行性。
再次鄭重提醒:廣大食用菌從業者和農民朋友務必增強風險防范意識,保持理性投資心態。在參與任何“訂單農業”項目前,請務必遵循以上提示,多方求證、謹慎決策,切勿被“高收益”、“包回收”等不切實際的宣傳所迷惑,切實守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如發現可疑情況或遭遇欺詐,請及時向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市場監管部門或公安機關舉報。
中國食用菌協會、中國種子協會
2025年7月7日
來源丨中國種子協會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點擊下單,把健康帶回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