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記者來到子洲縣道地藥材科研孵化基地,看到連片的黃芪田被劃分為整齊的試驗田,不同品種的黃芪在黃土坡上舒展枝葉,有的植株已抽出淡黃色花序,農技人員穿梭其間測量株高、記錄葉片形態。
6月30日,子洲縣道地藥材科研孵化基地的工作人員在移栽黃芪幼苗。 受訪單位供圖
“這里收集了全國50個縣域的野生黃芪。我們通過長期觀察研究,從植物形態、有效成分含量、抗逆性等維度進行系統評價,選育出‘子芪1號’這一優質品種。”子洲縣種子與中藥材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曹鵬介紹。
黃芪是子洲縣的重要特色產業。近年來,為解決黃芪產業中存在的無優良品種、種苗混雜等問題,子洲縣通過開展“子芪1號”品種選育、基地試驗、試驗種植等相關工作,為當地以黃芪為主的中藥材產業鏈發展提供優質“芯片”。
曹鵬說:“‘子芪1號’具有高甲苷含量、高產、抗病性強等特點。目前,我們已經建成面積達40畝的良種繁育基地,后續將進一步擴大繁育規模,為產業發展提供充足優質種源。”
今年3月,“子芪1號”正式通過陜西省林木和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成為全省首個黃芪新品種。
為保障“子芪1號”的品種純度,加快其在生產試驗中的應用,子洲縣建立了以“子芪1號”繁育為主、糧藥套種等為輔的試驗田。
在劉家灣村的田壟間,子洲種子與中藥材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李會指導農戶進行種植:“我們的示范田,主要進行黃芪與馬鈴薯、谷子、大豆等的套種試驗,以及黃芪平栽與起壟對比種植、黃芪打孔種植模式等試驗。”
目前,子洲已建立“繁育基地+糧藥套種”的復合種植模式,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促進當地特色主導中藥材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不久前,該縣通過“2025年鄉村振興道地藥材發展示范縣(區)”核定。
為加快推動中藥材產業從傳統資源型向現代創新型轉變,子洲重點打造了占地284畝的子洲黃芪產業園區。該園區集種植示范、精深加工、科研創新、品牌培育等功能于一體,將成為子洲中藥材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我們將錨定以子洲黃芪為主的中藥材產業,堅持鏈式思維,突出量質并舉、集群發展和創新引領,建設融合品種培育、標準化種植、精細化加工等于一體的百億級中藥材產業集群。”子洲種子與中藥材推廣中心主任景雷說。
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 謝婷 校對 劉雅嬌 責編 李治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