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脾臟的印象,還停留在“好像和血液有關”的模糊認知里。
但仔細研究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藏在左上腹的器官,其實是人體免疫力的“隱形指揮官”。
當它隨年齡增長逐漸“老化”,感冒、感染的頻率會悄悄升高,就連疫苗的保護力也會打折。
而一味古老的草藥——黃精,最近被發(fā)現(xiàn)能給這個“免疫樞紐”按下“老化”的“減速鍵”。
脾臟:被低估的“免疫總調度”
別看脾臟平時不聲不響,它的內部藏著一套精密的“防御系統(tǒng)”。
紅髓像個高效的“血液過濾器”,一邊清除血液里的病原體和衰老紅細胞,一邊讓漿細胞在這里“駐扎”,隨時向血液中釋放抗體——這些“免疫武器”能快速識別并對抗外敵。
白髓則是“免疫細胞的訓練營”,T細胞和B細胞在這里按區(qū)域分布,靠一種叫CXCL13的“信號分子”協(xié)調行動。
遇到入侵的病原體,T細胞會快速激活,B細胞則會通過“親和力成熟”過程,篩選出能產生高親和力抗體的“精英部隊”,精準反擊。
最關鍵的是脾臟邊緣區(qū),它像血液進入脾臟的“第一道崗哨”。
這里的巨噬細胞能抓住隨血液而來的細菌(比如容易引發(fā)肺炎的肺炎球菌),邊緣區(qū)B細胞則會快速產生抗體,還能把“敵人信息”傳遞給白髓,讓后續(xù)免疫反應更高效。
在中老年人群中,隨著年齡的增長,脾被膜先變厚再變薄,B細胞聚集的“濾泡”數(shù)量減少、體積縮?。贿吘墔^(qū)的結構變得混亂,巨噬細胞和B細胞的分布不再整齊,抓病原體的效率大不如前。
白髓里的“信號分子”也會紊亂,T細胞和B細胞的配合變得遲鈍——這也是為什么老年人的免疫力會明顯下降。
黃精:給脾臟“抗老”的天然方案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的團隊發(fā)現(xiàn),黃精的正丁醇提取物(PNBE)可延緩脾臟的衰老。
它的核心作用是“安撫”一個叫p53的“衰老開關”。
這個p53原本是細胞的“監(jiān)督員”,但衰老后會過度活躍,逼著免疫細胞“停工”(細胞周期阻滯)甚至“自殺”(凋亡)。
而黃精提取物能抑制p53的活性,讓它別太“激動”。
具體來說,它會下調“促死基因”(比如Bax、p21)的表達,同時讓“保命基因”(比如Bcl-2)更活躍,還能讓停滯在“休息期”(G1期)的免疫細胞重新進入“工作期”(S期),恢復增殖能力。
研究還發(fā)現(xiàn),用了黃精提取物后,衰老脾臟的白髓面積會增大,結構更整齊,那些負責傳遞信號、激活免疫的細胞,又能重新高效協(xié)作了。
更有意思的是,黃精里的皂苷類成分(比如黃精苷A-D)總含量能達到27.42%。
這些成分就像“精準維修工”,不打亂其他器官的節(jié)奏,專門給脾臟的“老化零件”上油、調諧。
日常護脾:不止于藥,更在生活
其實保護脾臟,不一定非要依賴藥物。平時用黃精泡水(5克黃精配3克枸杞,煮10分鐘后代茶),或者燉湯時加幾片(比如黃精燉雞湯),都是溫和的養(yǎng)護方式。
但更重要的是明白:脾臟的衰老不是突然發(fā)生的,就像機器的磨損,是長期使用后的自然結果。
而黃精的價值,在于它能延緩這個過程,讓脾臟的“防御系統(tǒng)”多保持幾年活力。
【參考文獻】
1.Turner V M, Mabbott N A. Influence of ageing on the microarchitecture of the spleen and lymph nodes[J]. Biogerontology, 2017, 18(5): 723-738.
2.Chao J, Wang Y, Huang Q, et al. The n-butanol extract of Polygonatum sibiricum improves spleen aging via p53 pathway[J]. Phytomedicine, 2025: 156888.
說明:文字原創(chuàng),部分圖片來自網絡,部分圖片由AI生成,侵刪。
作者:解陽楊
責編:郝學婧
審核:姜峰 李碩然 唐蔚
為促進科普創(chuàng)作的傳播與交流,我們組建了科普創(chuàng)作者交流群
由于申請人數(shù)較多,進群后請備注:醫(yī)院、單位 / 專業(yè) / 姓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