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作為歷史上著名的妖妃,一直以來都以她那狐媚惑主、深得紂王寵愛、甚至禍國殃民的形象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她的形象在許多文學作品中并非是人類,而是被描繪為一只精通妖術的狐妖。在影視劇《封神演義》中,商紂王因褻瀆了女媧,女媧于是派遣妲己這位狐妖下凡作亂。關于妲己,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怪癖傳聞,這正是她能夠將紂王迷得神魂顛倒的原因之一。
關于妲己的事跡,許多人對她的了解來源于《封神演義》,但事實上,歷史上確實存在過一個名為妲己的女人。史書《史記》中曾提到紂王對妲己的寵愛,尤其有一句話描述他“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可以看出紂王對她寵愛至極,不僅是色相上的吸引,還在于妲己的特殊魅力。
進入20世紀初,考古學家在一次發掘中發現了一座商朝的古墓,經過專家鑒定,這座墓被確認是帝辛(即商紂王)的墓。在帝辛主墓旁的陪葬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龜甲獸骨,并且有一篇墓志銘格外引人注意,碑文詳細記載了妲己的前世今生,揭示了她和紂王之間的復雜關系。
妲己出身于有蘇氏部落,位于今天的河南一帶。公元1047年,紂王帶領大軍征伐有蘇氏。面對商朝強大的軍力,有蘇氏部落的首領最終選擇了投降,并獻上了大量的美女和珍貴的禮物,其中便有妲己。妲己姿容出眾,紂王一見之下便為之傾倒,將她帶入宮中,日夜寵愛。然而,要得到紂王如此寵愛,妲己單憑美貌并不足夠,她不僅容貌出眾,智慧過人也是她得寵的重要原因之一。傳說,她甚至發明了筷子,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具。
有一次,紂王和妲己共進晚餐,剛出鍋的菜肴非常熱,紂王被燙傷,憤怒無比。這時,妲己巧妙地取下頭上的兩根玉簪子,用它們夾起熱菜喂給紂王,紂王覺得十分新奇與欣賞,于是命人特地為妲己打造了一雙玉筷子,讓她天天喂自己吃飯。
盡管有不少歷史傳說和后代批評提到妲己修建酒池肉林、實行炮烙刑等事情,責任是否完全應歸咎于妲己仍然值得探討。她雖然受寵,但作為一名女性,在那個時代,她能有多少實際的決策權呢?或許后人把商朝的滅亡歸咎于妲己,一方面是警醒當權者,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迎合文學作品中的“妖妃惑主”的情節設定,使得這一傳說更具吸引力。
宮中的美人眾多,容貌絕艷,才藝出眾,為什么妲己能在這些美女中脫穎而出,獨得帝辛青睞呢?其中一個原因是她身上有一種特殊的香氣。這種香氣并非是香水或香薰帶 來的,而是從她的體內自然散發出來的幽香。紂王對這種香氣十分著迷,甚至一天不聞這股香氣,他便會感到焦躁不安。
有傳聞稱,這股香氣和妲己臨睡前的一個壞習慣有關——每當臨入睡前,妲己都會吃些甜食。雖然這聽起來只是一個常見的小習慣,但這并非現代人隨便吃點甜品那么簡單。在商朝時期,甜食的種類非常有限,除了蜂蜜和水果外,只有類似麥芽糖的“餳”可以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那時的甜食并不像今天那么豐富和甜美,但它依然是貴族階層享受的奢侈品。
然而,這個看似無關緊要的小愛好為何會讓紂王深陷其中呢?原來,每當妲己吃完甜食后,她便會心情愉悅,載歌載舞,舞姿妖嬈迷人。而在她舞動的過程中,香汗淋漓,房間的空氣也被她身上的香氣所籠罩。想象一下,經過一天繁忙政務的紂王回到后宮,看到如此美艷的妲己翩翩起舞,怎能不為之傾倒?
這一場景不禁讓我們聯想到另一位歷史美人——楊貴妃。楊貴妃以豐腴美麗著稱,擅長歌舞,她的《霓裳羽衣舞》被譽為絕世舞蹈。唐玄宗為取悅她,甚至將南方的荔枝遠送至長安。無論是妲己還是楊貴妃,她們都在歷史中受到無數口誅筆伐,被認為是王朝覆滅的罪魁禍首。然而,從現代的視角來看,將一個朝代的滅亡完全歸咎于某個女人,未免顯得過于冤枉。
商朝的覆滅,并非單純因為妲己。自從武丁時期商朝有所中興后,商朝貴族便開始沉迷奢華、驕縱無度,導致國力急劇衰退。紂王不僅沒有反思、改進,反而沉溺于征戰與權力斗爭中,這使得國內百姓生活困苦,民心動蕩。而與此同時,西周在沒有商湯壓力的情況下迅速崛起,積攢聲望,許多原本依附商朝的部落紛紛轉投西周陣營,這才是商朝滅亡的關鍵所在。
在中國歷史上,許多美麗的女性都成為了歷史的悲劇人物。她們被視為盛世的裝飾、亡朝的禍根,最終落得個孤獨寂寞的結局。無論她們是出于權力斗爭,還是因為身世的種種原因,歷史對她們的評價往往充滿了偏見和指責。然而,現代女性早已不再忍受這樣的標簽,她們可以自由地追尋自己的夢想和人生,不再是他人眼中的紅顏禍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