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紂,牧野鷹揚,紂王自焚,周朝建立。
武王然后大手一揮,“來來來,功臣宗室們,東方土地隨便拿!”
于是,功臣們樂呵呵地抱著封地美夢,屁顛屁顛往東跑?
真實的周代商是這樣嗎?那必然不是!
滅商?這才剛起步!
牧野之戰打贏了?嗯,是打贏了關鍵一仗。
紂王掛了?嗯,是掛了。
BUT!這就意味著天下太平,周朝能坐穩江山了?
這樣想,您就可太天真了!
《史記》里寫得那叫一個爽快,好像打完牧野就萬事大吉,周武王就開始分蛋糕了。
這絕對是太史公給后人加了層“勝利者濾鏡”,把血淋淋的開局給美化了!
真正的歷史,藏在《逸周書·世俘解》這本“原始檔案”里。
武王干翻紂王后,根本沒時間開慶功宴!
他馬不停蹄,派出了多支部隊,在中原大地上四處征伐!
太公望呂尚,追著“方來”打;呂他,攻“越戲方”;侯來,怒懟駐守“陳”地的殷商大將靡集;百弇,直撲商朝老牌據點“衛”;陳本,打“磨”;百韋,干“宣方”;新荒,滅“蜀”!注意!不是四川那個蜀,是河南新鄭西南的部落…
看看這地圖!看看這密度!戰爭哪里結束了?武王在商朝的核心地盤仍在搞“定點清除”!
不把這些死硬分子、地方武裝徹底打服、打散,周人能睡安穩覺?
牧野之戰只是踹開了大門,后面這一系列血腥征伐,才是真正接管殷商故土的過程!
這過程,被《史記》一筆帶過了,但血與淚一點沒少流。
最初的“分封”?
把核心區“掃”得差不多了,武王終于能喘口氣。
他開始“分封”了嗎?封了!但封給誰了?封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在殷商故地!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把仇人兒子封在故土?
這叫“以商治商”,讓他管著商朝遺民,給周朝當個“高級經理人”,省得鬧事。
然后又“褒封”了一堆“圣王之后”:像是什么神農氏后代在焦;黃帝后代在祝;堯帝后代在薊;舜帝后代在陳;大禹后代在杞…
當然,并不是周武王尊古崇圣。
這不過是新老板上臺,給前朝元老、行業泰斗發個“名譽顧問”的聘書,掛個名頭,給點面子,意思意思:“老幾位,給個面子,別鬧,以后跟我混。”
至于,給地盤?人家本來就在那待著!
周王不過是給個確權,承認一下他們的地位,讓他們名義上尊周為老大而已。
這跟后來周成王時期,那種實打實派自己人去開荒建國的分封,完全是兩碼事!
此時的天下,還是萬邦林立!
周王只是其中最猛、當了盟主的那個“邦國”,遠沒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地步。
周公的“地獄副本”開啟
武王英年早逝,留下個年幼的成王,主少國疑。
商紂王的兒子武庚,聯合武王的幾個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就是著名的三監。
再加上東邊那些一直不服周的夷人,什么徐戎、淮夷、奄、薄姑等等。
全反了!烽火狼煙,瞬間席卷東方!
剛建立幾年的周朝,眼看就要被一波推平!
這時,周公旦站了出來,力挽狂瀾!
他親率大軍,東征!這場仗,打得比伐紂艱難十倍!
史書沒細說,但可以想象,那是尸山血海,步步荊棘。
平定了“三監”和武庚,周公和他的周成王發現:商朝舊地和廣袤的東方,就是一堆干柴,一點就著!
怎么辦?答案簡單粗暴,也殘酷無比。
把自己最親、最能打的人,派到最危險的地方去!建立軍事據點!當釘子!當人肉盾牌!
于是,真正的“大分封于東方”開始了!
太公望呂尚,也就是姜子牙,被封到營丘(齊)!
那是東夷的老巢之一,萊夷作為當地土著大族,就在旁邊虎視眈眈!
《史記》說太公到營丘時,萊夷就來搶地盤了!
周公長子伯禽,被封到曲阜(魯)!
這里是徐戎、淮夷的地盤邊緣,伯禽到那,“三年報政”,三年啊!
忙得腳不沾地,一邊筑城搞建設,一邊還要跟徐戎、淮夷干仗!
史書說他“變其俗,革其禮”,這話背后,是刀光劍影的血腥征服!
召公奭的兒子,一說召公本人,被封到薊(燕)!
燕人深入河北北部,直面山戎、北狄!
這鬼地方,冬天冷得能凍掉耳朵,夏天蚊蟲多得能吃人,周圍全是彪悍的游牧、漁獵部落。
燕國初期,史書都記載不全,太偏太險,跟老家聯系都困難!生存下來就是勝利!
還有康叔封衛,鎮守殷商核心區!
唐叔封唐,防御北方戎狄……
所謂的“封邦建國”聽著高大上,實則是“武裝殖民,絕地求生”!
給你個名頭,給你點本錢,劃個大概方向,然后把你丟進蠻夷堆里絕地求生!
頂住了開荒!活下來,那塊地就是你的!
活不下來?全家整整齊齊下去見祖宗吧!
這才是周初分封的殘酷真相!
從“點”到“面”
周人這招“插釘子”戰術,意義重大!可以說是劃時代的生存智慧和國家擴張模式!
商朝時期 “萬邦林立”,商王是大邦,是大邑商,其他是臣服或敵對的小邦。
大家雖然強弱有別,但基本是獨立的“點”。
文化、制度,各自為政。
商王更像帶頭大哥,管不了小弟內部事務,小弟反水是常態。
周王朝時期分封諸侯 ,華夏的文化點插入蠻夷野。
分封的諸侯血戰、融合、擴張,文化據點變大, 最后點連成片,成為華夏面擠壓蠻夷空間,蠻夷逐漸被同化。
隨后,便是“國野制度”誕生。
“國”是指諸侯的城郭和直接控制區,住“華夏”人;“野”指城外廣大區域,住原住民“蠻夷”。
開始是涇渭分明,你死我活。
最后,逐漸融為一體。
這種瘋狂“插釘子”、“滾雪球”的模式,主要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 這幾位是周朝真正的“創業天團”和“天使輪投資人”。
史書有云:“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選建明德,以藩屏周”、“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藩屏周”。
句句大實話,但也句句血淚!
后代周王們,生于深宮,長于婦人之手,早沒了老祖宗那股子狠勁和開拓精神。
讓他們再派自家兄弟兒子去蠻荒之地玩命?舍不得了!也指揮不動了!
于是,分封大潮基本停歇。
祖宗創業九死一生,子孫守成躺平摸魚,歷史規律,誠不我欺!
經過春秋幾百年的血與火、融合與兼并,韓、魏這些后來崛起的諸侯,把“伊洛之戎”等最后一批頑固的、插在華夏腹地的蠻夷給徹底拔掉了!
至此,“華夏”連成一片完整疆域!
戰國七雄爭霸,爭的就是這塊已經“華夏化”的完整大蛋糕!秦的統一,水到渠成!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點個贊得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