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原上,在古木間,在長河之畔,在高山之巔……中國古塔,總是遺世獨立、脫俗超凡,自成一景、直刺云天。它們百年不倒,它們千載不坍。縱有酷暑烈日暴曬,雷電炮火摧殘,它們仍頂風冒雨地矗立著、高聳著,靜聽人間興衰故事,俯瞰過往紅塵云煙。據說,從東漢到清末,中國修建的塔在10萬座以上,全國現存的古塔也有數千座之多。作為政治宗教、歷史文化、建筑營造、技術藝術、史學美學等方面頗具價值的歷代遺存。
雖然每一座塔都各不相同,但它們都站似筆直的碑碣、立如不朽的書簡,記載著歷史,啟迪著人生,都彌足珍貴,都值得駐足觀看、挖掘探秘、仔細考究。而在中國,藏著國內絕無僅有的傘狀千年古塔,佛傳故事磚雕精品,太壯觀了!可能好奇的朋友就會問了,國內絕無僅有的傘狀千年古塔到底是在哪里?那里又有著哪些少為人知的秘密?帶著這些疑問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有關安陽文峰塔的那些事。安陽文峰塔,也叫天寧寺塔。
文峰塔位于安陽市古城內西北隅,高 38.65米,周長40米。因塔建于天寧寺內,原名天寧寺塔;又因位于舊彰德府文廟東北方,作為代表當地“文風”的象征,故又稱文峰塔。文峰塔建于五代后周廣順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歷史。雖經歷了戰爭年代的炮火考驗,至今依然屹立,巍峨壯觀。文峰塔的建筑,富有獨特的風格,具有上大下小的特點。由下往上一層大于一層,逐漸寬敞,是傘狀形式,為國內外所罕見。它的構造為平面八角形,浮屠五級上有平臺。
下有圈門,每層周圍有小圓窗。塔坐落在一個高達二公尺的磚砌臺基上。塔身底層的四正面有雕塑精致的園券門,門頂用磚雕刻有二龍戲珠。塔均為磚木結構,以磚砌為主,塔的最下層塔身較高,立于蓮花座之上。塔的八面壁上分別飾有直欞窗、園券門和佛畫故事磚雕,其刻工細致,形象逼真,造型動人。從下向上,一層大于一層,跟常見的寶塔正好相反。下邊重、上邊輕,成為塔基穩固的原因。從明代到現代,安陽經歷過7次較大的地震。
上大下小、看似不穩的文峰塔,卻始終未受太大影響。“文峰塔”,寓意安陽城文風昌盛。文峰塔既是一座佛塔,又是一座文塔。從人文方面理解,塔的層級既可以代表年代,又可以代表人才,既可以代表人才數量,又可以代表人才的質量。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聳立在安陽市區,是座有著一千余年歷史的傘狀磚塔,沒有經過多少修補,曾經歷兩次七級地震,仍屹立不倒,至今保留著古樸的模樣。
在塔內攀登72級臺階上塔頂,可以一覽古都安陽風光。在這里,需要溫馨提示一下,天寧寺免門票,登塔需購票(5元)。塔內的階梯很窄很陡,高度不均,部分階梯中部有磨損出的深坑。好在順階梯內壁安裝了簡易的扶手桿,略略降低了登塔難度。
特別是對于工作和生活在河南安陽以及周邊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說,對于佛傳故事磚雕精品,太壯觀了!國內絕無僅有的傘狀千年古塔有啥想說的,也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