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保密觀”公眾號發布一起典型案例——
2020年12月,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檢察院的接待室里,西某鐵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某公司”)的負責人面色凝重:“技術部門發現知網上的一篇論文和我們公司的新技術完全一致,那一刻所有人都手腳冰涼。我們花費數年心血、200余萬元的投入,現在卻成了全網公開資料!”
西某公司是一家主營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的科技型企業。2016年,該公司獲得“某運行控制系統設備”項目立項,并與其他單位聯合研發。根據協議約定,研發過程中形成的技術信息及成果均作為商業秘密保護。公司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包括制定保密制度、與員工簽訂保密協議、內外網隔離、禁止攜帶手機進入工作場所等。
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郝某擔任該公司軟件工程師,參與該項目研發。然而,他利用職務便利,通過U盤拷貝、手機拍攝等方式竊取項目設計開發文檔、關鍵設備、參數等內容,并用于撰寫碩士畢業論文《某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該論文在知網、萬方數據等平臺公開發布后,被大量瀏覽、下載,導致西某公司的研究項目相關技術被公開,企業不僅喪失專利申請的新穎性,后續申請專利、項目立項也受到嚴重影響。
郝某的行為不僅違反公司保密協議,更涉嫌侵犯商業秘密。2024年5月24日,雁塔區檢察院以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對郝某提起公訴。同年7月22日,法院判處被告人郝某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2萬元。
▌來源:“保密觀”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