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入伏,老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濕熱的暑氣把人裹得嚴嚴實實,連喘氣都仿佛黏糊糊的。可偏偏在這樣悶得人發(fā)慌的節(jié)氣里,老祖宗傳下個熨帖脾胃的規(guī)矩——"頭伏餃子二伏面"。那一碗熱騰騰、白胖胖的餃子下肚,仿佛連日子都跟著圓融飽滿了。
若說尋常的韭菜餡、芹菜餡是四季常客,這三伏天里,它們也得稍稍"靠邊站"了。酷暑難耐,我們需要些更清爽解膩、溫和滋養(yǎng)又不生燥火的餡料來喚醒味蕾。今日便奉上三道應季的伏天餃子餡,清爽怡人又飽含滋養(yǎng),保管連挑嘴的孩子都乖乖多吃幾個!
一、黃瓜蛤肉雞蛋餡
1. 備料:嫩黃瓜洗凈擦成細絲,加少許鹽抓勻,靜置10分鐘殺出水分,再用力攥干(這步是清爽的關(guān)鍵!);新鮮蛤蜊吐沙洗凈,沸水煮至開口,剝出蛤肉,切碎;雞蛋2-3個打散,鍋中熱油炒熟鏟碎放涼。
2. 調(diào)餡:將攥干的黃瓜絲、蛤肉碎、放涼的雞蛋碎放入盆中。加入姜末、蔥花、少許白胡椒粉、一點蠔油(或生抽)、適量香油和食用油。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即可。鹽要最后嘗味再加,因蛤肉、蠔油已有咸度。
點評:這道餡堪稱伏天"小清新"的代表。黃瓜含水量極高,清甜多汁,蛤肉與雞蛋提供了優(yōu)質(zhì)蛋白和鮮味,搭配起來清爽不膩,補水解暑,營養(yǎng)均衡不上火。操作也簡單,蛤肉的鮮甜是點睛之筆,讓素餡也吃出了"海味"的滿足感。
二、茴香豬肉餡
1. 備料:新鮮茴香苗洗凈,徹底控干水分,切細碎(根莖老的部分去掉);選三肥七瘦的豬前腿肉或梅花肉剁成餡(或買現(xiàn)成的肉餡);準備姜末、蔥末。
2. 調(diào)餡:肉餡放入盆中,先加入姜末、蔥末、適量鹽、生抽、蠔油、少許香油、一個雞蛋(可選,增加嫩滑)。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用力攪拌上勁,期間可以分幾次打入少量清水或花椒水(約2-3湯匙),讓肉餡吸飽水更嫩滑多汁。加入切好的茴香碎,倒入適量的食用油,再次充分攪拌均勻。
點評:茴香,這帶著小茴香籽清香的綠葉菜,是夏日餃子的"靈魂伴侶"。其性溫味辛,能溫中和胃、理氣散寒,恰好緩解夏日貪涼可能帶來的脾胃不適。豬肉提供能量和滿足感,茴香解膩增香,促進消化。這餡香得扎實又開胃,尤其適合老人孩子。獨特的風味,一試難忘。
三、紅薯葉雞蛋金鉤海米餡
1. 備料:采摘或購買新鮮嫩綠的紅薯葉(紅薯藤尖),洗凈。燒一鍋開水,滴幾滴油和少許鹽,放入紅薯葉焯燙約30秒至變色變軟,立刻撈出過涼水,擠干水分切碎;雞蛋打散炒熟鏟碎;金鉤海米(小蝦米)用溫水稍微泡軟后切碎或碾碎(泡的水可以留一點拌餡增鮮)。
2. 調(diào)餡:將擠干切碎的紅薯葉、炒好的雞蛋碎、處理好的海米碎放入盆中。加入姜末、蔥花、適量鹽、少許蠔油(或生抽)、香油,加入適量食用油(可以稍微多放點,紅薯葉喜油)。充分攪拌均勻即可。
點評: 紅薯葉是名副其實的"長壽菜"、"蔬菜皇后",營養(yǎng)價值極高,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搭配雞蛋補充蛋白質(zhì),金鉤海米提供天然鈣質(zhì)和濃郁的鮮味。這道餡口感獨特,清香鮮美,帶著田野的氣息和海味的點睛,營養(yǎng)豐富全面,尤其適合追求健康和三高人群。
這個伏天,不妨讓廚房飄起這別樣的餃子香。無論是黃瓜蛤肉的清新海風,茴香豬肉的溫潤濃香,還是紅薯葉餡的田野至味,總有一款能喚醒你疲憊的味蕾,讓全家人在大汗淋漓的盛夏,也能享受一份清爽、營養(yǎng)又不上火的踏實滿足。一口餃子下肚,仿佛連三伏天的溽熱都變得可以溫柔相待了。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chuàng),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quán),未經(jīng)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quán)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