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網?甲秀新聞訊 7月8日,貴州科學城第二屆科技創新暨四城聯動交流周夏季系列活動之貴州科學城產學研協同創新成果推介會在貴州科學城創新園舉行。
本次活動以“協同聚力 創新賦能”為主題,由貴州省科學技術廳、貴陽市科學技術局、貴陽市總工會指導,貴陽國家高新區管委會聯合中南(貴州)貴陽貴安產業技術研究院主辦,貴州科學城、貴陽大數據科創城、花溪大學城、清鎮職教城“四城”協同發力,聯動多家單位共同打造。活動旨在深化“四城”聯動發展,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進程,為全省“六大產業基地”建設和貴陽貴安“1+6+1”重點產業體系提供科技支撐。來自政府部門、高校院所、重點企業、金融機構等的150余名代表齊聚一堂,共謀創新合作新篇章。
在活動現場,貴陽學院、貴州醫科大學、貴州綠色產業技術研究院等8家單位獲授第二批“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快速響應站”牌匾。各站點將充分發揮橋梁作用,推動省內成果“走出去”與省外資源“引進來”雙向聯動,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為區域創新生態注入持續動能。
當天成立的“貴陽貴安服務‘四城聯動’勞模工匠創新聯盟”是活動另一亮點。該聯盟匯聚勞模工匠的智慧與經驗,通過標準化技術輸出與創新成果轉化,打破技能人才與企業、高校間的壁壘,讓一線工匠的“絕活”轉化為可量產的創新產品,為產業升級提供人才支撐。
活動中,中南大學(貴州)貴陽貴安產業技術研究院介紹了中南大學技術專家駐企行動,該行動依托中南大學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的技術優勢,精準對接貴州“富礦精開”戰略需求,通過專家團隊進駐企業生產一線,為全省帶來產學研合作攻關的革新實踐。
活動現場,中南(貴州)產業技術研究院與貴州達沃斯光電有限公司簽署產學研合作意向協議,雙方將在光電顯示領域開展聯合攻關。貴州大學兩支科研團隊分別與貴州能安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貴州路發實業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貴州科學城與貴州師范學院、貴州商學院達成戰略合作,通過產教融合模式培養適配產業發展的創新人才,為“四城聯動”中的“教育鏈與產業鏈銜接”樹立新范式。
供需精準對接成為本次推介會的核心特色。在供需服交流環節,貴州省科技創新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發布了貴陽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速營(貴州科學城·科技云分中心)第二批技術需求與成果清單,覆蓋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富礦精開等重點領域。貴州科學院高分子增材制造中試平臺作為科學城中試基地代表亮相,其“連接實驗室與生產線”的功能定位,為解決科技成果產業化“死亡之谷”問題提供了貴州方案。來自中南大學、貴州綠色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相繼登臺,推介了滑坡減災防災、微礦分離等前沿技術成果。貴州九識智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則從數字經濟視角,分享了數據資產與業務場景融合的實踐路徑,為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新思路。
勞模工匠與專利運營的創新實踐同樣引人注目。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何順峰展示了科技如何賦能傳統艾灸;貴州省勞動模范肖赤以建筑行業數字化管理為例,揭示了標準化流程對產業鏈升級的催化作用。在專利技術項目推介環節,貴陽火炬科技成果評估交易服務有限公司系統剖析了專利轉化堵點,為破解“沉睡專利”難題提供了市場化解決方案。
整場活動構建起“需求發布-成果展示-對接洽談”的閉環生態。會場特設的需求發布區與成果展示區,通過前期面向省內外廣泛征集,精選發布120余項企業技術需求,集中展示200余項涵蓋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富礦精開等領域的科技成果及實物展品。
記者 楊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