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7月5日至9日,“知行貴州”絲綢之路青年交流計劃農旅瑰寶——領略山地特色農旅文化研學營在貴州農業職業學院舉行。來自馬來西亞農業科學大學的25名師生,通過5天實踐課程,系統體驗貴州山地特色農業技術與農旅文化融合成果。活動涵蓋食用菌培育、茶藝創新、智慧農業裝備應用及農村金融案例分析等課程內容,展現貴州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多維實踐。
參觀食用菌中心。
在貴州農職院食用菌種源中心,該學院教師賀欒勁芝分享了“菌種分離與保藏”課程,詳細介紹了液氮超低溫保藏法等先進技術。隨后,該學院食用菌工程中心副主任張貴合進行了現場母種分離實操演示,指導學生們完成菌種轉接實驗。馬來西亞學生Harsh表示:“菌種培育技術在我國尚未普及,這次學習機會非常難得。”
參觀在百宜基地的智能玻璃溫室。
當日下午,該學院副教授陳玲結合宋代點茶文化與現代調飲工藝,帶來了“仿宋點茶-新式茶飲體驗”課程,從《大觀茶論》的七湯點茶法到現代創意抹茶調飲,展示了茶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學生Muhammad Fathur Rahman詳細記錄了茶藝的操作要點。
次日,研學團隊前往貴州農業職業學院百宜基地進行實地考察。基地負責人王漢超詳細介紹了無人機植保技術、八月瓜標準化種植、稻魚共生系統及玉米輪作實驗等現代農業技術應用。在國家級耕地質量監測點,師生們深入了解了土壤墑情實時監測系統在精準農業中的重要作用。4800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溫室展示的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給來訪師生留下了深刻印象。當天下午,貴州農業職業學院副教授曹娟講授的“家禽繁殖技術”課程,重點講解了雞的人工授精操作,并指導學生進行精液品質檢測實驗。
雞的人工授精操作。
7月7日,貴州農職院經管系主任錢其學作了“農村金融助力貴州鄉村振興”專題講座,通過“非遺傳承貸”等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金融支持對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推動作用。當天下午,師生們參觀了首楊水果蔬冷鏈中心項目,首楊集團副總經理易祥輝系統介紹了貴州特色水果的采后處理、冷鏈倉儲及市場配送體系情況,特別是演示了“樂檬系統+諾瓦軟件+液晶顯示硬件”三體融合的“播種式”配送模式,實現全面的無紙化運作,快速實現水果的分播與配送。
專題講座上互動環節。
在結業環節的中式糕點制作體驗課上,馬來西亞學生通過親手制作傳統點心,進一步感受了中國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
馬來西亞農業科學大學帶隊教師Shahira表示,此次研學活動讓他們深入了解了貴州山地農業的創新發展模式,特別是智慧農業裝備和生態循環種植技術的應用令人印象深刻,這些經驗對馬來西亞農業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參觀首楊水果蔬冷鏈中心。
馬來西亞農業科學大學學生代表Olivier Evans Jakily認為,這次研學不僅拓展了他們對現代農業的認知,更促進了兩國在農業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貴州農業職業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與國際院校的合作,共同推動農業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圖/文 王都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