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小暑時節,“稻花香里魚躍蝦騰”的生態農業畫卷,正在呼倫貝爾市阿榮旗徐徐展開。近年來,阿榮旗緊扣農業高質量發展脈搏,大力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模式,以“稻魚共生”“稻蝦共作”為抓手,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糧漁共贏”,為傳統農業轉型注入新動能,成為農戶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6月下旬,呼倫貝爾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阿榮旗啟動稻田綜合種養試驗示范項目魚苗、蝦苗投放工作。工作人員先后奔赴阿榮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新發鄉大有莊村稻魚綜合種養基地開展苗種投放。本次魚苗投放選用國家及自治區主推優良品種——福瑞鯉2號,共投放2500斤,其中阿榮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投放1500斤,新發鄉大有莊村稻魚綜合種養基地投放1000斤;蝦苗則選擇克氏原螯蝦作為主導品種,5萬尾蝦苗全部落戶新發鄉大有莊村稻魚綜合種養基地,通過“稻漁共生”生態種養模式,深度挖掘農田綜合效益。
“在市、旗兩級農業部門的指導下,新發米業承擔此次稻魚稻蝦綜合種養項目,我們有信心在保證水稻產量的基礎上,實現種養雙增收。”阿榮旗新發米業工作人員鄭占麗對項目前景充滿期待。
據悉,2025年阿榮旗全面推進稻田綜合種養試驗示范項目,重點打造15畝稻魚綜合種養核心示范區、30畝稻蝦綜合種養核心示范區,輻射帶動示范推廣面積達600畝。稻漁綜合種養技術打破傳統單一農業生產模式,構建起水產生物與水稻和諧共生的生態系統——魚類、蝦類在田間游動,不僅能疏松土壤、吃掉雜草害蟲,其排泄物還為水稻生長提供天然肥料,大幅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升稻米品質;而稻田為水產生物提供棲息、覓食場所,二者相輔相成,真正實現“一地生雙金”。
“稻魚綜合種養模式是自治區和呼倫貝爾市水產綠色技術推廣五大行動的重點任務。目前阿榮旗苗種投放工作已順利完成,后續我們將持續加強田間巡查,跟進技術指導,探索更多適配當地的特色種養模式。”呼倫貝爾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水產技術科負責人焦玉光表示,將通過數據監測、經驗總結,為生態循環農業新模式的推廣提供科學支撐,讓稻漁綜合種養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名片”。(記者 李可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