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3元,就能擁有一壟屬于自己的私家小菜園……”近日,在柳葉湖旅游度假區七里橋街道靳家灣社區的柳柳甜園里,52歲的主理人張忠杰戴著眼鏡、穿著套靴,正對著手機直播引流。
鏡頭里,十來位全副武裝的市民穿梭在田壟間,忙著澆水、施肥、采摘;一壟壟菜園里,葉菜、黃瓜、西紅柿、豆角等作物長勢喜人,綠油油的一片,每塊菜園前的牌子上都清晰標注著認領人的信息。這些在田間忙碌的身影,都是“都市農人”,他們通過認領柳柳甜園的共享菜園,輕松開啟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城市田園生活。
豐收的喜悅
家住沅安路的郭青就是其中一員。她的菜地里種著西紅柿、辣椒、四季豆等6種蔬菜,單是茄子就已收獲6波。“我和柳柳甜園的緣分,始于4月的一場直播。”郭青一邊摘著辣椒,一邊笑著說。當時,張忠杰在直播間里熱情介紹菜園認領項目,屏幕里充滿生機的畫面瞬間吸引了她。此后,她便認領了2壟菜地,每到周末都會開車到菜園除草、澆水或采摘,享受與自然親近的愜意。
起初,毫無種植經驗的郭青對種菜一竅不通,好在柳柳甜園的農技專家手把手地指導,從選種、播種到日常養護,耐心傳授技巧。“自從認領了小菜園,我體內80后的種菜基因仿佛突然覺醒了。”郭青說,看著親手種下的菜苗一天天長高、果實一點點成熟,心里滿是欣喜與滿足。
在柳柳甜園的菜地里,還有不少帶著孩子來體驗的家庭。5歲的枚文焓正跟著爸爸媽媽認蔬菜:“這是辣椒,這是菜瓜,這是西紅柿……”他的母親王女士是位90后,她告訴記者,只要周末有空,就會帶兒子來翻地、播種、澆水。“這里提供農具、種子、有機肥,還有農技專家定期指導,收獲時園主還能幫忙采摘配送,既省了買菜錢,又能讓孩子親身體驗農耕。”
“我們這里離城區很近,從柳葉湖的語言廣場開車過來只要7分鐘。”張忠杰介紹,城市生活壓力大、節奏快,社區提出由他所在的合作社提供一個場地,讓都市人能有一處喘息的地方,低成本實現“田園夢”。柳柳甜園占地不到20畝,被分成近70壟菜地,每壟64平方米。雖然共享菜園項目才運營一年,但已有近一半菜地被認領。為滿足不同需求,項目設置了全托管、半托管、裸租三種模式:全托管每年1200元,團隊包攬選種、播種、施肥等全程服務,每月兩次采摘配送上門;半托管每年600元,需認領人自行種植、施肥、采摘;裸租與半托管服務相同,僅因菜地無溝板,費用為半托管的一半。此外,三種模式均免費提供澆地用水、共享農具、機器翻地及農技專家指導服務。
市民在認領的小菜園里勞作、采摘
張忠杰的“田園版圖”不止于此。2022年,他接手常德柳葉湖優品扶農旅游專業合作社,通過流轉當地農民200多畝土地,打造了包括柳柳甜園、蔬菜瓜果種植基地、親子游樂區等在內的綜合項目。“我不只是做共享菜園,更想營造全方位的農耕體驗氛圍,最終形成一個小型生態系統,解決客戶從田間到餐桌的需求,讓大家嘗到原生態的農家味道。”他說,合作社不僅帶動了農戶增收和就業、盤活了閑置土地,還促進了周邊景區發展,2023年營業額已達180萬元。
談及未來,張忠杰還有更清晰的規劃:“打算在柳柳甜園里建露營基地,對面再設露天燒烤休息區,把這里打造成集生態農業、休閑體驗、教育科普于一體的現代化農場。”他希望,既能滿足城市居民對綠色健康農產品的需求,又能助力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讓更多都市人成為農場的“共享主人”,圓上心中的“田園夢”。
來源:常德日報·常德融媒客戶端
記者:曾幀 雷晰涵
編輯:賴永彥
【聲明: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系尚一網微信公眾號,經同意授權后,方可轉載并請標明出處。】
新聞爆料熱線:0736-7716930、189073603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