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文更過癮! 關注我,精彩不斷!下方留言區已開放,等你來暢所欲言!#關注有驚喜
“祝福大位!”
2021年春晚舞臺上,這句口誤讓全國觀眾記住了龍洋的名字,可惜,是以最尷尬的方式!
鏡頭前她依然保持甜美笑容,社交媒體的熱搜榜卻被“龍洋失誤”的詞條刷了屏。
有人嘲諷:“央視主持人就這水平?”更有人毫不客氣地貼上標簽:“靠臉吃飯的花瓶!”
七年后的北京,全國青聯第十四屆委員會全體會議莊重召開,36歲的龍洋以新身份,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亮相會場!
聚光燈下,她從容站定,肩頭已扛起代表全國青年發聲的重任。
從全網群嘲到國家級平臺的青年代言人,這位湘妹子走過的路,比任何劇本都更跌宕起伏。
"花瓶"?她第一個不答應
回看龍洋的央視之路,她一直都在“被質疑”。
2020年,當宣布她接棒董卿主持《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時,輿論炸了鍋:“她能行嗎?”“一個財經頻道的主持人,懂什么詩詞?
“人人都笑話你,偏偏你也不爭氣!”
錄制現場,她一句“總能在燈火闌珊處看到五位導師”,這句話看似很文藝,但“燈火闌珊”原本的意思是指昏暗難尋,怎能形容清晰可見的導師?
一時間,“文化淺薄”的批評鋪天蓋地!
更大的舞臺帶來更嚴苛的審視,2021年春晚的“祝福大位”還未被遺忘,2025年春晚開場,龍洋的一句“新年好!”竟又意外破音。
如果說偶爾出一次問題還可以理解,那兩次三次,就該找找問題的原因了!
“花瓶”的標簽,像一根刺扎進了職業尊嚴里。
但鮮少人注意到,聚光燈熄滅后,她把自己關進書房,一本本啃古典文學,錄制間隙追著文化顧問刨根問底,甚至把《中國詩詞大會》的配樂氣口都逐字推敲。
“年輕不是缺點,而是敢拼敢闖的資本。”她曾在鏡頭后這樣告訴自己。
機會終會眷顧著準備充分的人。
杭州亞運火炬傳遞現場,作為火炬手的她與圍觀群眾即興對詩,信手拈來的詩句與精準的解讀驚艷路人,片段悄然走紅。
主持《非遺里的中國》時,面對哈薩克族諺語展示,她脫口翻譯漢語并串聯李白描寫西域的詩句,連央視官微都忍不住轉發稱贊。
那些曾說她“沒墨水”的人,此刻也默默刪掉了評論!
標簽之下
當眾人還在盯著她在主持臺上的表現,龍洋早已在看不見的地方悄然蛻變。
2024年6月,中國傳媒大學博士擬錄取名單公示,“龍洋”二字赫然在列,她成為央視首位攻讀博士學位的在職主持人。
榮譽接踵而至。
2025年2月,全國婦聯“三八”表彰大會上,她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獎章,這是對她業務能力與社會貢獻的雙重國家級認證!
更令人驚訝的是她主持風格的“破圈”進化。
今年《中國書法大會第二季》中,她一改晚會華服形象,穿著素雅旗袍帶觀眾云游敦煌、岳麓書院。
一句“馬王堆帛書就是古人的職場攻略,敦煌遺書好比古人朋友圈”,讓冷門的書法藝術瞬間鮮活起來。
年輕觀眾直呼:“原來文化節目還能這么玩!”
可誰還記得,她起點不過是個湖南郴州工薪家庭的普通女孩?
父母省吃儉用支持她學舞蹈、練書法,高考夢碎中轉,咬牙進了南京藝術學院,在地方臺起步時,用方言講社區趣事。
沒有顯赫背景,只有一步一腳印的笨功夫,這哪是什么“花瓶”?分明是普通人的奮斗!
青聯委員!
2025年7月初,北京,全國青聯第十四屆委員會全體會議現場,龍洋被授予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的身份。
要知道,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這個由各界頂尖青年組成的國家級身份,分量遠超一個主持人頭銜!
為何是她?
答案藏在履歷里,她早已擔任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副會長,主持過《全國大學生黨史知識競答大會》、五四晚會等青年主題節目,更是通過《中國詩詞大會》《非遺里的中國》等節目,成為百萬青少年心中的“文化姐姐”!
有人稱贊她是“小董卿”,但她不是董卿,也不必成為董卿。
她是龍洋,一個摔過跤、破過音、卻把每個跟頭都踩成臺階的湘妹子!
信息來源
央視女主持人龍洋,有新身份
魯網2025-07-07 11:11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