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員會正式修訂并發布了新版《住宅物業服務標準》,該標準將于 2025 年 10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相比于2010年版標準,新標準在優化分級模式、創新自由搭配、突出效果導向、鼓勵智慧發展等方面實現綜合提升。
新版標準構建了“剛性指標 + 柔性指標”的雙層結構。剛性指標作為物業服務的“必答題”,不設等級劃分,涵蓋法律法規、強制性規范的要求,如消防安全、信息公示等,確保物業服務的基本底線。柔性指標則根據服務頻次、時限等差異,劃分為三個服務等級,從低到高依次為一級、二級、三級,為業主提供了更多選擇空間,滿足不同小區和業主的實際需求。
標準賦予業主更大的選擇權,業主可以根據房屋狀況、設施設備、綠化規模、居住人群等實際情況,以及自身的需求與偏好,對各項柔性服務等級分別選擇。這種“菜單式”服務模式能夠更好地匹配業主需求,將有限的物業服務費更高效地投入到業主最關注的服務項目上,同時提升了業主在物業服務中的話語權和參與度,真正反映小區業主的集體意志。
在服務量化方面,新版標準對各項物業服務的內容、頻次等進行了詳細描述,實現了可量化考核,確保服務過程可追溯。例如,在保潔服務中,不僅明確了公區地面清掃清拖的頻次,還增加了樓內地面潔凈,無污漬、水漬、積塵、雜物等針對清掃清拖效果的指標要求,讓業主能夠直觀感受到服務效果,便于日常監督。
此外,新版標準首次提出了風險管控和突發事件應對要求。物業服務人需建立風險管控機制,定期巡視巡查物業管理區域,對違法違規行為履行勸阻、制止、報告職責。對于突發事件,物業服務人要事前充分防范、事中迅速應急、事后總結評估,不斷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同時,標準還鼓勵物業服務人積極開展物業服務智能化及信息技術的研發、應用及推廣,推動物業服務提質增效,適應行業高質量發展要求。
例如,在投訴處理方面,物業服務人接到客戶投訴后,應在 4 小時內向客戶反饋處理情況。責任性投訴需及時整改并制定預防糾正措施,非責任性投訴則需在職責范圍內提供必要協助。投訴處理反饋及時率也被分為三級:≥80% 為一級,≥90% 為二級,≥95% 為三級。報修響應及反饋時限同樣分級,急修需在 15 分鐘內到現場處理,其他報修按約定時間到達,時限≤4 小時為一級,≤2 小時為二級,≤1 小時為三級。保潔服務中,樓內公共部位的清掃頻次也根據等級劃分:每周≥1 次為一級,每周≥2 次為二級,每天≥1 次為三級。物業還應定期組織開展社區文化活動,每年組織數量≥4 次才可達到最高等級。
新版標準的實施,將進一步規范物業服務行為,提升物業服務質量和業主滿意度,促進物業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為居民創造更加舒適、安全、便利的居住環境。
文章來源:樂居買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